據最新研究報告,中國塑料機械將迎來兼并潮,國際并購也將繼續增加,但由于創新能力弱,以及關鍵零部件仍高度依賴國外,如不及時全面采取有力措施,中國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可以預見,未來對高端設備的需求將增加。
可預見的將來 塑機企業將迎來兼并潮
中國是塑料與橡膠機械的最大生產商,也擁有最大的市場需求。中國最大的注塑機生產廠家——寧波海天集團,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注塑機生產廠家。而全世界產量最高的30家橡膠機械制造商中,有14家是中國企業。
施帝萊公司指,根據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的數據,2011年中國共有546家塑料機械規模以上生產廠家,行業集中度并不高,最大的十家企業僅占全部銷量的39%。施帝萊從中選取了最有潛力的77家本土企業和18家跨國公司進行此次市場調查。報告指,與大量的小企業相比,這些企業擁有國際化的專業技術,領先的技術水平和強大的融資能力,因此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的塑料機械企業將迎來兼并潮。
在橡膠機械行業,報告分析了占據該行業總銷售50%的14家國內企業。這些公司的主營產品為輪胎成型機、煉膠機、擠出機和硫化機。報告稱,盡管位于輪胎成型機制造業低端市場的小企業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面臨著嚴峻的問題,行業龍頭企業例如青島軟控(MESNAC)、大連橡塑等仍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在混煉機方面,益陽橡膠塑料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從德國克虜伯(Krupp)購買了混煉機技術專利,并以此與美國法雷爾(Farrel)爭奪全球混煉機行業的龍頭位置。
海外兼并有望繼續上升
“十一五”期間,中國塑料機械工業不僅產能翻番,也實現了質的飛躍,尤其是國際化道路上。寧波海天2011年在美國的銷量是其在2006年的6倍,在德國和越南擁有生產基地,在德國和日本擁有研發中心。除海天外,塑料機械行業內還有5家制造商在新興市場(印度、墨西哥、越南和俄羅斯)擁有生產基地;5家制造商與日本、歐洲或北美企業有研發合作關系;3家制造商在歐洲、日本或北美有研發中心;3家塑料機械制造商收購了歐洲和北美企業。
中國企業兼并外國企業的數量有望繼續上升。 此外,與其他行業相比,塑料機械制造廠家上市融資的比例相對較高,更多企業在準備上市融資過程中。
中等收入陷阱?中高端需求可預見
盡管成績喜人,中國橡塑機械行業仍面臨中國機械制造業的典型問題:大多數機械制造企業只生產廉價的簡單機械。由于未來幾年市場增長集中于中高端機械設備、高端機械,研發進展緩慢將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大多數企業的創新能力薄弱,原因包括人才缺位、管理層短視、知識產權保護缺位導致研發意愿不強等。此外,還存在生產過程中自動化水平低下,品牌意識淡薄等問題。
中國橡膠機械協會預計,到2016年前,中國橡膠機械行業年增長率為10-20%。另一個發展目標為將中國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由33.5%提高至50%(2016年)。與塑料機械生產商相比,橡膠機械生產商對前景更謹慎:目前為止,全行業僅有兩個生產新型機械的擴張項目。
報告稱中國對中高端塑料機械的需求是可預見的。隨著汽車、醫療、能源和環境技術,以及飛機制造、鐵路建設等行業的發展,高端機械的需求與日俱增。中國塑料機械制造商不愿再與國外企業分享這塊蛋糕。報告指:“我們采訪的十家企業稱他們的生產設備正處于現代化改造和擴張階段。這些企業擁有宏大的增長預期:不僅在本土市場,也要走向世界。”而由于對輕工業行業不樂觀,報告稱低端機械市場僅會有適度增長。
在控制系統,液壓泵,閥門和發動機領域,國內企業對國外零件的依賴仍然嚴重。未來幾年對中國的進一步發展至關重要,除非中國的教育、政治、立法系統和社會文化改革成功,使得中國成為一個高科技國家,否則中國將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