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3D打印相較于傳統制造方式的優點明顯,因此有著眾多的應用領域,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他們處于產業周期的不同位臵,市場規模都在不斷擴大當中。其中,想象空間最大的為金屬零部件的直接制造,同時其技術難度也最高。目前,全世界有多家公司致力于此領域的商業化開發,金屬的3D打印市場有望步入成長期。
報告摘要3D打印技術由來已久,市場規模增長迅速。經過多年的發展,增材制造技術已經衍生出了多種路線,全世界數十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技術路線,同時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展。
3D打印的下游可以歸為四種主要應用類型。用作模型設計和試樣研發的3D打印機;用于個人娛樂的3D打印機;用于個人產品定制的3D打印機;能夠直接制作應用產品的3D打印機服務與設備兩種商業模式同時推進。3D打印的市場除了設備本身外,服務和耗材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幾乎所有的3D打印設備生產商,都會提供產品加工的服務,并在其收入中占到可觀的份額。
金屬零部件的快速成型技術最為困難。金屬的熔點比較高,制造中涉及到多種復雜的物理過程,需要考慮很多參數。而在所有金屬合金中,鈦合金尤其受到重視。
全球已有多家公司致力于金屬的3D打印產品開發。針對金屬材料的3D打印,歷史上在不同的研究所里演化出了很多種不同的技術種類,而不同的技術路線由不同的企業進行了吸收和轉化目前金屬零部件的3D打印仍處于商業化的早期。雖然各航空裝備制造商都加快了在此領域的開發,但目前沒有很多批量裝配的案例。未來的發展還有賴于行業標準的建立和設計理念的匹配。
3D打印技術由來已久,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去年《經濟學人》在一篇對3D打印技術的報道中將之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而奧巴馬政府也宣布將建立3D打印技術研究中心促進制造業回歸。在國內經濟面臨轉型的壓力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提法為3D打印技術勾畫出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眼球。
一輪喧囂過后,市場逐漸開始著眼于其技術本身以及所能看得到的市場空間。在此,我們對于3D打印技術在國外的發展以及應用進行了梳理,特別是市場最為關心的制造金屬零部件的激光快速成型技術,試圖通過介紹海外的技術發展以及相關公司來了解3D打印產業在我國可能的發展路徑。
3D打印技術本身其實并不新鮮,從1984年最開始的技術雛形到近兩年兩家3D打印龍頭公司—3DSystems和Stratesys—在美國市場上備受關注,已經有了三十余年的時間。而我國也早在20年前就開始了此項技術的研究,北航、清華、西工大等單位都有長期的技術積累。
其實現在大家所理解的3D打印技術應該被稱作增材制造技術,3D打印技術原本是其中的一種。經過多年的發展,增材制造技術已經衍生出了多種路線,全世界數十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技術路線,同時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展。
據統計,2012年全世界3D打印的市場規模達到了22億美元,增長28.6%。過去3年復合增速27.4%。而這一切可能只是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