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城鎮化呼之欲出,鐵路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大規模施工期的背景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將迎來美好未來。
據預測,未來20年,中國經濟依然有高速增長的潛力。良好的宏觀經濟基本面,將有效促進各行業的發展,工程機械行業也將受益于穩定向好的宏觀經濟局面。在固定資產投資好轉和下游行業復蘇的背景下,更加有利于工程機械行業的轉型升級。
城鎮化將是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的“發動機”。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40萬億元投資的不斷釋放,基建、地產投資反彈和政府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包括交通、水利、城市建設、資源開發等在內的開發項目如火如荼地開展,為工程機械的銷售提供了有利的市場環境。
圍繞城鎮化布局發展的各類基礎設施投資,也將成為2013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無論是修路架橋,還是水、電、氣等基礎配套,都將帶動幾十個行業上百個制造業部門聯動受益,而這也將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帶來持久動力。
2013年鐵路基建投資仍將保持高增長態勢。多數業內專家表示,2013年鐵路基建投資會在6000億元以上,初步規劃是6300億元左右。而城市軌道交通也將蓬勃發展,2012年國家發改委已經批復了34個城市的軌道交通發展規劃。
“高鐵要修,運煤線路要建,省會之間要通達”。分析人士認為,今年新開工項目要比去年多,而鐵路、公路等基建項目的開工,必將帶動掘進機等相關機械品種的應用。
市發改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說,國家大量修建高速鐵路是個契機,鐵路工程中隧道工程占有比例大,硬巖掘進機的市場十分廣闊。
這位負責人還說,中信重工(601608)的成功就在于,企業站位高端,堅持用科技創新引領市場、創造需求,通過科技創新,不僅實現了硬巖掘進機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的突破,還培育了一個新產業。
目前,我市工程機械產品技術難以突破,與國外先進企業在制造水平、產品質量、可靠性等方面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各生產企業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攻克關鍵零部件的設計與制造技術,縮小與國外先進設備的差距,贏得更大的市場。
為此,我市在裝備制造業領域,將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融合集成,提升數字化成套裝備和關鍵主機的制造水平,促進企業由單一設備供應向提供成套設備、安裝工程和售后服務轉變。
與此同時,產品結構升級換代也是關鍵,要盡快實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產品的升級,制造業企業要向技術密集型和信息與管理密集型企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