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近況媒體報道,地方密集批復城軌項目,至2020年投資規模達4萬億,新一輪的地方政府城軌項目建設熱潮正在興起。
評論1、2013-2020年新增營運里程6,000公里,在原有規劃之內:根據我們之前的報告《我國城市軌道迎來黃金發展期》,截至2010年底,我國已有36個城市上報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3年上半年,淮南及徐州最新加入;截至目前,全國38個城市的規劃顯示,2013-2020年新增營運里程6,000公里,2020年底我國城軌營運里程超過8,000公里;按照每公里造價至少5億元估算,期間累計需要投資額超過3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15%;2、之前進度低于預期,審批權下放,城軌項目批復及建設有所加速:地鐵建設需要通過規劃公示、規劃批復、項目可研批復之后才能進入實質建設階段;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下放軌道交通項目審批權限至省級投資主管部門后,各地方政府積極性很高,項目規劃批復及可研批復都有所加速,截至目前,2013年已累計公示、批復項目規劃及可研報告14個;3、資金來源是最大挑戰,自有資金比例平均40%:根據項目規劃書,城軌項目多以地方政府投資為主體,并吸收引進社會資本;從2013年上半年批復的項目看,徐州、昆明、武漢、石家莊等項目明確列示自有資金比例須達到40%;但我們認為,由于城軌建設將極大帶動周邊房價的上漲空間,相比于其它地方政府投資項目,回報率更好,地方政府投資的動力會更強。
估值與建議在我們覆蓋的范圍內,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將長期受益,以2012年收入衡量,南、北車城軌地鐵收入占比分別為8.8%和8.9%,但是,以截至到2013年6月30日在手訂單計算,南、北車城軌地鐵在手訂單分別占比39%和39.8%,城軌地鐵業務將成為兩家公司保持長期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柱;同時,我們梳理了機械板塊內與城軌地鐵相關的其它投資標的,包括南車時代電氣、時代新材、晉億實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