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印度公布的“十二五”經濟計劃(2012-2016年)中,僅未來五年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金額預計達到1萬億美元,投資領域包括公路、鐵路、城市基礎設施、商業和住宅建筑、港口、電力、水利設施、采礦、石油、天然氣和機場等。在2012-2030年之間,印度至少將GDP的10%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上。 此外,據統計,從2007~2015年,印度投放到工程機械市場的資金累計達到400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的8年,每年約增加17%的投資額。同時印度房地產業蓬勃發展,家庭收入提高和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使得印度中產階級群體擴大,城市化率預計將從2001年的28%上升至2030年的40%。 面對不斷增長的基礎設施需求,印度政府允許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的建設。由于他們在融資方面具有特性,一些新的融資方式像BOT(建設-擁有-轉讓)、BOOT(建設-擁有-經營-轉讓)、BOLT(建設-擁有-租賃-轉讓),使得許多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可能。印度政府給予承擔基礎設施建設的企業為期五年的免稅期,這給印度工程機械設備市場的發展帶來了機遇。雖然印度工程機械市場的需要較大,但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印度的工程機械制造業目前發展較弱。 小編感言,按照目前印度的情況來看,基建的加大將拉動對工程機械的需求,也進一步刺激的工程機械行業的回暖,而印度當地只有28%的機械能適應國內市場,因此,這對出口印度的我國來說,將是個大好機會,我國工程機械憑借價格便宜,能迅速投入使用受到印度市場的青睞,因此,印度“十二五”經濟計劃側面也帶動了我國工程機械的回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