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臺州縫制機械產業集群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和調整轉型,分工更加細致,產業鏈更加完善,形成了既競爭又合作和相對穩定、協調的產業體系,營造了互相學習、互相趕超和創新提升的發展氛圍,加速了優勢資源的聚集,使集群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活力,在行業的地位和影響不斷增強。
臺州骨干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更好的發揮了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行業發展速度和質量明顯提升,集群呈現由大變強的積極態勢,同時經歷經濟波動考驗,企業家更加成熟理性,發展理念得到積極轉變,發展戰略更加科學務實,堅定發展縫紉機產業的信心更加強烈,企業內生式發展動力增強。
近幾年,匯寶、求精、寶宇、佳島、大森、鴻立、曼克斯、川田等一批中型規模企業陸續完成了新廠房的建設并投入使用,廠房平均占地超過12畝,企業生產條件大為改善,產能擴展空間增大,為企業持續發展和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平臺;企業組織結構、生產結構等不斷完善,各項基礎管理得到加強。近年企業紛紛在新產品開發、生產管理,質量控制、培育品牌、人才建設等方面加強了投入,特別是對機殼加工生產線和烤漆生產車間進行建設投入和改造升級的力度大,提高了機械制造在產品生產環節中的比重,質量保證能量明顯提升,企業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平臺。
以前臺州零部件具有企業數量多、發展時間短、生產規模小、場地狹窄、加工設備落后以及質量等級不高等特點,滯后于整機發展的現象比較突出。但是近年來,隨著中捷、杰克、寶石等龍頭企業對當地零部件加大扶持和采購力度,中型整機企業普遍更加重視產品質量,在零部件企業自身逐步完成資本積累等因素疊加影響下,零部件企業的質量意識快速提高,設備更新、改造以及廠房改擴建步伐加快,加工制造水平快速提長,涌現出如振盛、程望、飛龍、永固、方達、駿馬、華盛等一批骨干零部件企業。
由于質量提升,性價比優勢明顯,近年逐漸吸引了國內其他地區大中型整機企業的零件采購訂單,成為繼寧波、江蘇之后的又一零部件重要生產和采購基地。據初步調研顯示,中捷、杰克、寶石、美機等大中型企業近年在臺州的零部件采購比例呈逐年增長態勢,各主要整機企業供應商體系中臺州零部件企業數量占比由以前的10-20%已經增長到現在40-50%。臺州骨干零部件企業的數控設備占比達到20%以上,新工藝攻關應用、自動化專機改造等活動近年在零部件企業中越來越廣泛。
目前,以杰克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正積極通過幫助零部件企業建立iso9000體系、開展精益生產等舉措,推動臺州零部件企業管理和質量上臺階。相比寧波、江蘇零部件主要企業,臺州零部件由于發展起步較晚,尚剛完成原始資本的積累,還有追求更大發展的信心和愿景,企業投入和發展信心強烈,將依托臺州整機產業基地的配套優勢,加快跟隨整機企業發展步伐。
隨著新生代青年企業家開始崛起,他們大部分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已經在企業擔任重要管理及領導崗位,為企業的傳承和行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五年來,隨著下游行業對高效縫制設備的需求升級,以及我國電腦高速平縫機質量提升和產業化的快速實現,以浙江琦星、浙江滬龍、浙江眾邦、臺州宏躍、浙江萬勝電子、浙江美機、臺州輝騰等為代表的企業抓住產品結構調整的機遇,加快研制和發展電腦控制系統,使臺州電控產業迅速壯大,總產量躍居全行業之首。
據協會初步統計,2012年臺州縫紉機電控年產量超過90萬臺,約占全行業的55%,其中,浙江琦星電控生產同比增長60%;浙江滬龍依托電機及控制技術優勢,加快向中高端特種機電控發展;浙江萬勝電子發揮電子元器件制造優勢,積極涉入工縫市場,發展勢頭良好;美機、輝騰等企業在生產電控的同時,還組裝銷售電腦平縫機,年產量較快增長;眾邦機電、宏躍機電等細分電控領域市場、專注包縫、繃縫機電控的研制和改裝,年產量呈逐年擴大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