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采用滴灌節水技術種的地有1畝5分,每畝國家補助160元,現在政策真好,種地不掏錢還給錢。 ”4月26日,三十家子鎮北街村村民李建軍夫妻一邊在田里種地,一邊樂呵呵地對記者說。今年,像李建軍家這樣采用滴灌節水技術的家庭在三十家子有1500來戶,耕地總畝數達到3083畝。而在凌源,全市采用“節水滴灌”技術的田地達到4萬畝。春天的田野上,鐵牛嘟嘟、一路歡歌;山坡地上,農民推著小型機械化農機,快速完成播種作業;旱田里,一輛輛拖拉機載著復合農具,播種、施肥、覆膜一次完成……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凌源現代化農業機械不但把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而且,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農作物生長質量也明顯提升。近年來,凌源市借助于國家產業政策,不斷加大農業機械化推廣力度,為發展現代農業打下了良好基礎。
新農機裝備新農民。到目前,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23.17萬千瓦,比十五期末17.4萬千瓦增加5.77萬千瓦,增長29.7%。農機總值達到1.92億元。比十五期末1.01億元增長0.91億元,增長90%。拖拉機保有量達到 4524臺,比十五期末 1513臺增加3011臺,增長近2倍。全年新增拖拉機976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56臺,小型拖拉機820臺,各類農機具7742臺(套),比2010年3902臺增長近2倍。擁有各類農業運輸機械5898臺。
農機化作業面積不斷擴大。全市完成機耕整地面積68萬畝,比十五期末51萬畝增加17萬畝,增長33%。機械滅茬25萬畝、經濟作物機耕整地20萬畝、完成設施農業機械整地 3.6萬畝,完成機械播種45萬畝,比十五期末30萬畝增加15萬畝 ,增長 46.6%。 機械收獲達到 20.5萬畝 (其中玉米機收完成15萬畝)比十五期末4萬畝增加16.5萬畝,增長4.1倍。
各項農機新技術得到全面推廣。全市完成保護性耕作秸稈全覆蓋面積3萬畝,其中2008年至2012年實施面積達到 12.85萬畝,機械深松完成3萬畝,其中2008年至2012年實施面積達到30萬畝。推廣機械精少量播種和深施化肥面積達到45萬畝,比十五期末25萬畝增加20萬畝,增長80%。完成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項目3000畝,2010年至2012年累計完成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項目9500畝。完成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項目3000畝。
爭取農機購置補貼1100多萬元。經過積極爭取,凌源市2012年爭取到國家購機補貼資金1100萬元,帶動農民自籌資金2300萬元,農機投入達到3400萬元,共購進大中型拖拉機156臺、小型拖拉機820臺;農用挖掘裝載機5臺,耕整地機械289臺、滅茬機25臺、種植機械225臺、受益農戶23613戶。
完成節水增糧項目任務4萬畝。 2012年,制定了《凌源市玉米滴灌鋪管鋪膜播種機械化作業技術規程》,召開3次玉米滴灌節水播種現場會,制定四項措施為2012年節水灌溉工程提供強有力保障。 2013年初根據省政府下達給凌源4萬畝 “節水增糧”任務的實際,從2月末開始行動,落實到地塊,落實到人頭,于4月末全部完成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