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首屆CTO峰會上,徐工科技副總經理徐工技術中心主任馬鑄以《智能化制造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必由之路》為主題做演講報告。
智能化制造是我國制造業發展的趨勢,工程機械行業是為國家基礎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同時也是裝備制造業中最重要的子行業,屬于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領域之一,其制造技術的發展能夠充分帶動裝備制造業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同時,工程機械面對市場經濟、參與全球競爭,先進的制造技術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智能化制造簡介:兩化融合催生智能化制造
工業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推動技術創新,工業控制技術日漸成熟。管理信息化與工業自動化的不斷融合,帶動制造業企業的轉型創新,推動制造業走向智能化。電子信息技術或產品滲透到傳統產品中,催生智能化設備。信息化理念、手段滲入到業務過程中,形成新業務工作模式與規范,推動業務創新與管理升級。
2、智能化制造的特點:
(1)智能化制造技術以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生產,提高產品對動態多變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力為目標。
(2)智能化制造技術不局限于制造工藝,而是覆蓋了市場分析、生產管理、加工和裝配、銷售、維修、服務,以及回收再生的全過程。
(3)智能化制造強調技術、人、管理和信息的四維集成,不僅涉及到物質流和能量流,還涉及到信息流和知識流,即四維集成和四流交匯是智能化制造技術的重要特點。
(4)智能化制造技術更加重視制造過程組成和管理的合理化和革新,它是硬件、軟件、智能(人)與組織的系統集成。
3、智能化制造的關鍵應用技術:
?。?)業務數字化:為企業經營業務建立數字化規型,按相應的業務規則建立對應的信息系統。這是基礎數據平臺。
?。?)物聯網應用:實現對設備和物料的自動識別和通信,建立基于業務需求的業務邏輯機制。
(3)基于網絡和現場總線的設備互聯,實現管理系統與設備的數據通信與狀態采集。
?。?)實時采集工業數據,將數據傳遞給業務系統,業務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并處置。
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化制造現狀
1、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化制造技術應用情況:
國內工程機械行業中超過25%的企業處于智能化制造的未起步建設階段,43%的企業處于智能化制造的單項覆蓋階段,22%的企業處于智能化制造的集成提升初期階段或過渡階段,只有不足10%的企業處于智能化制造技術較全面突破性應用階段。
2、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化制造技術應用存在問題:
制造裝備自動化程度不高:西方發達國家都沿襲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的發展歷程。而中國是趕超型工業,工業自動化平均水平嚴重偏低。
制造過程信息化水平不高:許多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效果發揮不出來,沒能有效集成提升將制造執行系統(EMS)與經營管理系統(ERP)整合,智能化缺少基礎。
3、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化制造需求的緊迫性: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社會的信息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顧客需求日趨多樣化。針對工程機械這個典型行業在面對國內市場國際化競爭的殘酷局面和新技術、新工藝的挑戰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必須解決TQCS難題,即以最快的上市速度(T),最好的質量(Q),最低的成本(C),最優的服務(S),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而解決這一難題的最有效手段-智能化制造。
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努力的目標。中國是制造大國,如今國內外形勢變化,加上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而探討智能化制造技術如何在該領域的應用并付之行動已成為當務之急。
4、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化制造發展趨勢:
“十二五”規劃對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柔性化生產、自動化、數字化等為基礎的智能化制造將成為行業的新標準。預計,2015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達1000億元,其中對智能化制造方面的投入將高達300億元。這將使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整體智能化制造水平在十二五末邁上一個新臺階。
徐工集團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中的龍頭企業,為“十二五”期間實現“千億元、世界級、國際化”的發展目標,依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大力推進智能化制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一些成功的經驗。馬鑄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了徐工集團在智能化制造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功經驗:
一、生產準備的智能化-------虛擬排產
二、生產過程的智能化-------自動無人化生產
三、生產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