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工程機械進出口受阻,銀行資金緊縮,企業應收賬款加劇,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工程機械企業應該如何做才能夠狹縫求生,立于不敗之地?
加強企業成本管理適應微利經營模式
伴隨著人民幣的升值,我國出口企業的高利潤時代一去不復返。工程機械出口企業應對這一變化趨勢的有效舉措是改變經營方式,盡快適應微利經營模式。一般認為我國企業是以低成本帶來的低價格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但是這并不代表企業就沒有可以降低生產、經營成本的操作空間。其實無論在有利的經濟環境還是不利的經濟環境下,企業都應該不斷的尋求、挖掘降低成本的策略。
面對微利時代的到來,工程機械行業內企業要采取新的經營模式,對企業的各項成本支出進行有效的控制,盡量節約不必要的開支,實施科學管理。微利經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如果企業不能夠有效的控制各項成本和開支,勢必影響到企業的盈利,進而威脅到企業生存和發展。
推進工程機械產業升級關鍵
6月24日,工程機械股領下跌,主要龍頭企業跌幅超過6%,其中三一重工跌幅4.27%,中聯重科跌幅8.53%,徐工機械跌幅5.98%,柳工股跌幅6.79%,山河智能跌幅6.16%,山推股份跌幅6.97%。面對如此動蕩的經濟市場,工程機械企業需積極調整企業資本結構,推進產業升級,并且不斷加快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
最近,銀行“錢荒”爆發,我國市場經濟風險增大,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工程機械市場亦如此。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制造業要想可持續發展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表示:面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中的一系列新挑戰,為保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全行業必須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
注重海外市場 提高產品的競爭水平
自2011年3月份以來,國內工程機械市場需求量比較少,一直處于低迷狀態,而海外工程機械市場卻如火如荼。縱覽海外市場,我們不難發現各國大興基礎建設,加大基礎建設投資,為工程機械市場開辟了廣闊市場。目前,我國不少工程機械企業都開始將目光放在海外市場上,加大出口力度。但是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的高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強,這就制約了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發展。
我國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依然被國外企業所控制。對于中國的裝備制造業來說,一般配套件的供應是非常充足的,然而諸如傳動部件、控制元件、柴油發動機及關鍵液壓件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主要還依賴進口。這種局面也嚴重制約著中國裝備制造業向高端技術產品的發展,由此也導致我國工程機械高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強。此外,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的創新能力依然是薄弱,更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無法形成自己企業的品牌特質。這些問題都是工程機械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若想在海外市場上爭得一席之地,我國企業就必須不斷提升其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最終才有可能在海外市場上大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