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華碩宏達精密陶瓷有限公司簽約入駐嶗山區LED光電新材料產業園孵化器。該公司多項產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達到世界同類技術先進水平。記者從嶗山區了解到,近年來,該區在新材料產業方面集中發力,目前已形成光電技術、機械制造、海洋生物“三箭齊發”的蓬勃局面。
青島博益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海洋生物(殼聚糖及衍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生產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我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青島市海洋生物材料專家工作站之一。這家企業的技術成果轉化已達20多個產品,部分產品還入選“863”和“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企業正在建設的“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化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億元。
博益特公司是嶗山區發展新材料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嶗山區積極引導扶持相關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大力發展技術密集、附加值高、發展前景好的新材料產業。一大批在光電技術、機械制造、海洋生物領域的新材料產品順利實現產業化,成為推動全區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
記者日前在青島鋁鎵光電的實驗室里看到,技術人員正在對用新設備生產的氮化物晶片進行檢測。作為LED外延片的襯底材料,氮化物晶片可以廣泛應用到交流變電、微電子等超高溫領域,被稱為LED光電半導體產業鏈的源頭。目前,國外生產這種晶片普遍需要兩臺設備接續進行。
青島鋁鎵光電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莊德津博士告訴記者:“在晶片生產過程中轉移到另一臺設備上,原材料會暴露在空氣里,半導體材料會產生氧化層,提高了生產成本。”為解決這一國際性難題,作為“國家千人計劃”人才之一的莊德津帶領團隊經過3年多艱苦攻關,僅用自主創造的一臺設備就實現了量產。成本降低的同時,性能也更加優異。
科技創新,推進了LED產業的快速發展,也讓更多的海洋材料產品順利實現產業化。
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全球首創利用海洋生物材料研發人工眼角膜,4月份,產品獲準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距開發出世界首例實用的醫用人工全層眼角膜材料僅“一步之遙”。該技術一旦應用于臨床,將改寫患者等待捐贈角膜的歷史。
早在三年前,嶗山區已將中皓生物列入重點扶持的海洋醫藥類企業,在享受補助、政策補貼等方面享有優先權。據企業董事長王寶全統計,截至目前,該企業已累計得到國家、省、市、區級各類資金補助700余萬元,對迅速提高人工全層眼角膜技術的成熟度有重大的促進作用。記者了解到,目前,嶗山區新材料產業在企業數量上已初具規模,在產業結構上更加優化。依托鋁鎵光電、杰生電氣、海泰新光等企業,嶗山區已初步形成了光電產業集群;博智匯力、中皓生物、博益特、銀齡美等企業則以海藻、蝦蟹殼、魚皮魚骨等為原材料,開發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醫用材料和保健藥物。此外,該區還開發出高級潤滑油、改性纖維等新材料,并相繼進入產業化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