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然區劃概念中,西南地區包括中國西南部的廣大腹地,包括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云貴高原大部。對應的行政區劃上大致包括重慶市、四川省、云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西南地區土地遼闊,資源類型復雜多樣,區域差異明顯,具有發展特色產業的先天條件。近年來,隨著西南經濟圈的崛起及西部大開發的持續推進,該地區煥發盎然生機,工程機械行業也迎來了機遇。
大西南經濟圈崛起 大西南經濟圈崛起
“大西南經濟圈”這一區域經濟日益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是因為這里擁有通江達海沿邊的區位優勢,擁有豐富的水電、礦產、旅游等資源優勢,這些潛在優勢正在轉化為經濟優勢,這一經濟圈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西電東輸”基地、鋼鐵、汽車工業基地和旅游重地。
大西南經濟圈崛起 成渝經濟區發展規劃 大西南經濟圈崛起 四川災后重建工程機械市場可觀
四川: 災后重建挖掘機市場十分可觀
2012年全年,西南各省區交上的經濟答卷可圈可點:經濟增速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四川以萬億以上的經濟總量遙遙領先。截至2013年5月底,落戶于四川省的世界500強企業就達到251家,數量居中西部首位,其中境外世界500強企業達191家,直接投資規模超過百億美元。
當前,四川已進入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期、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攻堅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四川的發展階段和省情特征,決定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投資仍將是拉動四川加快發展的主動力。為進一步強化投資拉動作用,保持投資持續穩定增長,第一工程機械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各地圍繞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加快建設西部經濟高地,實現四川跨越發展,按照相關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篩選了一批當前正在實施和擬在2012—2013年開工建設的重大投資項目,匯編成《四川省重大投資項目名錄》,向社會各界發布。這批項目共2242個,項目總投資36694億元。其中:續建項目1188個,總投資20938億元;新開工項目1054個,總投資15756億元。
《四川省重大投資項目名錄》分為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大產業項目、重大民生工程及社會事業項目、重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項目四個類別。其中大投資項目名錄包括重大基礎設施項目639個,總投資14866億元,主要包括水利、農業、交通、城市基礎設施和園區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1253個,總投資18035億元,主要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特色產業、能源、現代服務業等方面;重大民生工程及社會事業項目317個,總投資3683億元;重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項目33個,總投資110億元。重大產業項目個數和投資額度都超過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這表明,在經過前10多年的集中建設后,全省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主骨架正在形成,我省重大項目的投資重點已經發生重大轉變。
中國工程機械市場調查研究中心為第一工程機械網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1—5月,四川省共銷售15t以下(含15t)挖掘機2403臺,銷售15-30t(不含30t)挖掘機1208臺,30t以上挖掘機424臺。4月20日,由于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地震,徐工、三一、中聯、福田雷薩、山河智能(002097,股吧)、卡特彼勒、斗山等諸多工程機械企業派遣救援人員和救援設備前往災區展開救援。在災后重建期間,四川省挖掘機市場銷量一直排在西南各省首位。
大西南經濟圈崛起 “十二五”期間,重慶市將新增鐵路運營里程980公里 大西南經濟圈崛起 建設中的重慶東水門、千廝門“兩江大橋”
重慶:預計拉動工程機械產品銷售百億元
年初,重慶市政府下發了《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認真做好2013年市級重點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渝府發〔2013〕12號),2013年,重慶市計劃實施重點建設項目群50個,年度計劃投資3000億元。推進重大前期項目100個,確保40個取得突破;加快重大招商項目100個,確保40個取得重大進展。重點建設項目群分為兩大部分,一是29個重大建設項目群,年度計劃投資1800億元;二是其他建設項目群,包括城市道路、橋梁、科研教育、文化體育、衛生、旅游、農業、物流、六大中心城市片區開發等項目,共21項,年度投資1200億元。
其中,推進重大前期項目100個,確保40個取得突破;加快重大招商項目100個,確保40個取得重大進展。2013年,重慶市重點建設項目將圍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城市開發三大千億板塊分類推進。其中,基礎設施板塊,包括九大基礎設施項目、橋梁、城市路網等14個項目集群,年度投資1000億元;產業發展板塊,包括十大產業項目、農業、旅游、物流等16個項目集群,年度投資1000億元以上;城市開發板塊,包括主城十大商務集聚區開發、工業園區開發、公租房建設、房地產開發及教科文衛等20個項目集群,年度投資近1000億元。
根據規劃, “十二五”期間,重慶市將新增鐵路運營里程980公里,建成重慶至成都、蘭州、西安、上海、長沙、廣州、貴陽等7條鐵路大通道。新增規劃重慶至長沙客運專線、重慶至西安客運專線。上述規劃項目全部建成需投資約2300億元。按照工程機械采購額占基建投資的5%~7%計算,預計將拉動工程機械產品銷售115-160億元。2011-2015年重慶市房地產投資將達到12114.4億元,將拉動工程機械銷售242.3億元。除此之外,區位優勢及政策優勢使得重慶可以輻射到廣大西部地區,帶動的工程機械銷售增長也將十分可觀。
大西南經濟圈崛起 首屆南博會昆明簽訂招商引資千億 大西南經濟圈崛起 云南作為橋頭堡,面向東南亞的區位優勢明顯
云南:工程機械沖出國門走向東南亞
2013年云南省南博會、昆交會、云臺會、東盟華商會交相輝映,多個會議、論壇同期舉辦,多個經貿項目洽談、對接、簽約。首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期間,云南省共簽訂投資合作項目467個,簽約金額5956億元人民幣,昆明實現進出口成交額3.83億美元。
隨著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支持云南橋頭堡建設、推進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等一系列政策疊加、效應釋放,為云南省加快發展提供了寶貴機遇;橋頭堡戰略加快實施、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深入推進、中國—南亞博覽會落戶昆明,云南在我國對外開放中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云南省已邁進工業化初期向中期過渡和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
十二五期間,云南省公路總里程將達到26萬公里,高級公路達到2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000公里,實現高速公路與鄰近省份對接、省內所有州市府所在地貫通,經濟強縣、人口大縣基本實現通高速公路,縣縣通高等級公路。鐵路運營里程達到4200公里,昆明至曲靖、玉溪、楚雄實現1小時內到達。民航通航和在建機場達到16個,提升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樞紐功能,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水運通航里程達到4100公里。深入推進興水強滇戰略,加快建設以“潤滇工程”為重點的水源工程,穩步推進大中型水電站水資源綜合利用,加大農田水利和以愛心水窖”為重點的山區“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力度,新增蓄水庫容25億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30億立方米。加大工作力度,爭取開工建設滇中引水工程。電力裝機超過1億千瓦,推進礦電結合,加快油氣產業發展,把云南打造成為我國新興石油化工基地、以水電為主的綠色能源基地和跨區域電力交換樞紐。“三網”融合深度推進,云南將建設成為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國際通信樞紐和區域信息匯集中心。
2010年12月11日,云南省工程機械商會正式在昆明成立。據第一工程機械網記者了解,云南省共有200多家工程機械代理商,代理國內外200多個品牌的工程機械及配件,在云南省范圍內年銷售額達300多億元。同時,商會將結合云南的東南亞“橋頭堡”戰略,積極促進商會與東南亞各國商會的聯系,獲取并傳遞東南亞工程機械供求信息,促使云南工程機械銷售沖出國門,走向東南亞。
大西南經濟圈崛起 貴州黔中經濟區發展規劃 大西南經濟圈崛起 貴州工業經濟增快速增長
貴州:工程機械礦山設備大有所為
在貴州,隨著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貴州將在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鞏固通往珠江三角洲、北部灣經濟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交通樞紐地位。
2013年,貴州將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全年重點建設1112個重大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00億元。這1112個重點建設項目,主要包括收尾項目105個、續建項目516個、新建項目344個、預備項目147個,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170億元以上。確保全年完成工業投資(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4000億元、鐵路投資250億元、公路及水運投資700億元、機場建設投資25億元、水利投資170億元、電網投資120億元、通信投資80億元、城鎮建設投資1200億元、房地產投資1500億元。
2013年,貴州把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擴大投資規模。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完成民間投資5000億元。確保固定資產投資1萬億元以上。加大對特色產業、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領域的投入,進一步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完成工業投資4000億元、交通投資975億元、水利投資170億元、電網投資120億元、通信投資80億元、城鎮建設投資1200億元、房地產投資1500億元。
2013年,貴州省重點加強工業、鐵路、公路及水運、機場、水利、電網、通信、城鎮、房地產等領域投資。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扶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支持能源工業發展,建成桐梓電廠、化樂煤礦等項目,開工建設織金電廠、戴家田煤礦、新華煤礦等項目,新增電力裝機400萬千瓦,原煤產量達到1.9億噸。加強旅游景區品質、品牌建設,旅游總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數分別增長25%和23%。新增8個縣通高速公路,建成高速公路650公里,在建高速公路2279公里。推進龍洞堡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成畢節、黃平機場,加快仁懷、六盤水等機場建設。加強重點航運工程建設,建成農村渡口360個。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問題。推進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開工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和20個以上骨干水源工程,對271座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啟動5個中型灌區建設,新建600口機井。加快完善電力信息服務網絡。新增電力裝機容量400萬千瓦,完善省內500千伏主網架。
2013年,鐵道部下達貴州省鐵路投資計劃266.5億元,貴州省按照完成300億元的目標來努力,年內建成久長至永溫鐵路、林歹至織金鐵路林歹到新店段;加快貴廣、長昆、白云至龍里北聯絡線、貴開等在建鐵路項目建設,力爭2014年建成長昆客專貴陽以東段,2015年建成貴廣鐵路,2016年建成長昆客專貴陽以西段,2017年建成渝黔鐵路,盡快打通連接“珠三角”和“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的快速鐵路通道。
貴州工程機械礦山設備產業起步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三線建設”時期。經過50多年的發展壯大,貴州省工程機械行業如今已初具規模。2011年以來,貴州工程機械礦山設備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已達9家,行業銷售收入超過34.7億元。日前,以貴州詹陽動力重工有限公司為依托單位構建的貴州省工程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建設,該中心的成立將推動貴州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