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材料漲價到人民幣升值[1],從新《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到出口退稅的下調,再到當下的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中國五金機電企業在短短的一兩年里經歷了從未有過的波動,這些經濟環境和政策的變化,有些是突如其來的,有些是可以預見的。
在金融危機來臨之前,中國五金機電企業在“四大重壓”之下,還能勉強正常呼吸,而此次金融危機的到來,猶如擎天霹靂,既動搖了許多企業的根基,又傷害了我們許多所謂企業家的感情,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
廣東、江浙滬五金制造型企業倒閉近三分之一,工人帶著悲傷的眼神離開了工作多年的工廠;企業主黯然神傷,有的跑,有的逃。一部分企業負利潤經營,而國外知名企業和國內優質企業卻受影響不大。獲得中國名牌稱號的浙江博大電器有限責任公司,其2008年上半年銷售額略有下降,麥太保中國的業績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長。博世電動工具則利用這樣的危機逆勢而上,在別人都在大大縮減開支的時候,他們卻加大品牌營銷力度,在多家電視臺投放電動工具的廣告,促進銷售。我相信,對于博世而言,這次金融危機正是與同行博弈的最好時機,何必像國內企業一樣慌亂呢。
因此,在危機中,我們的許多企業被淘汰了,一些企業還在堅持,一些企業受其影響有限。我的結論是:落后的就要被淘汰,中國五金機電行業整體落后的局面會在重壓之下前進,危機掀開了中國五金機電行業落后的面紗,揭開傷疤總是痛苦的,但從長遠來說,利大于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