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與生產大國地位不相匹配的是,目前我國還不是制藥裝備生產強國。生產工藝水平低,產品抽樣合格率不高,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止,制藥裝備企業低價、低水平競爭嚴重影響到出口信譽等等,拖住了我國向制藥裝備生產強國邁進的步伐。 實行制藥裝備質量平安市場準入制度是提高藥品生產質量、規范制藥裝備市場,保證消費者平安健康,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需要。為確保藥品質量安全,必需制定一套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運行有效的制藥裝備質量平安監管制度。 隨著制藥裝備市場的逐步幼稚與規范,制藥裝備行業將面臨一次大的整合。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規模小、產品質量無比較優勢的企業將難以生存,通過兼并重組,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將會出現,并占有相當的市場份額。 過去標準制定的水準低,給予產品進入市場的準入門坎也低,優劣難分,在制藥機械業內常常能聽到關于質量、價格因素競爭等引發的抱怨和要求市場規范的呼聲,面對無情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品牌?如何看待市場、游刃占領市場、參與市場的競爭?在競爭中求生存成為擺在制藥機械企業和企業經營者面前的頭等問題,這就需要把握好標準這一產品市場比拼的準則。 制藥機械標準的發展相對制藥機械產品的發展較為緩慢,標準不被企業重視是主要原因,故導致標準化機構與標準化人才短缺,無標產品增多;制藥機械新產品的開發使產品升級換代的速度加快,原先的標準滯后,多數已不再適用;不少企業引進和購買國外先進產品的同時,不知道索要或了解國外產品的標準;有些有專利、新產品的企業請他起草標準,還不做;有的標準立項了,標準卻遲遲拿出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