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6月6日),歐盟將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器件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此舉一出,無疑會對國內的光伏企業造成明顯沖擊。記者在昨日第一時 間采訪了涉及光伏產業的煙臺企業。業內人士表示,中歐圍繞光伏產品的糾紛由來已久,企業也大多提前做好了準備,紛紛將銷售渠道布局到國內市場和非歐盟國家。尤其是隨著國內光伏市場的發展,企業經營有望逐漸迎來轉機。
電池板封裝材料需求仍翻倍
位于煙臺開發區的煙臺德邦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能規模化生產光伏電池板封裝原材料的企業。
公司總裁解海華表示,在打破國外對光伏電池板封裝材料的壟斷后,公司產品已經應用到國內主要的光伏電池板生產企業,以及這些企業在中國境外的生產基地。從目前供貨訂單看,企業并沒受到太大沖擊。
“中國和歐盟圍繞光伏產品的爭端已經爆發很長時間了,國內電池板生產企業大多提前將市場重點放在了國內。而且國家也已經出臺規劃,決定在國內大幅提升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需求市場。”解海華說,“僅從6月份當月和未來幾個月的訂單來看,公司封裝材料的需求量都是在成倍增長,車間產能甚至有些吃緊。”
歐洲已不是重點市場
位于福山區的通用光伏能源(煙臺)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市唯一家生產光伏電池板的企業。公司人資行政處專案經理楊桂修告訴記者,由于提前對市場布局做出了調整,目前公司產品主要銷往東南亞等國,出口歐洲的產品非常有限。因此,歐盟征收反傾銷稅并不會對企業產生明顯影響。
除光伏電池板外,光伏器材的生產、使用在煙臺也已經開始起步。煙臺日新光伏燈具總經理張來團告訴記者,目前光伏太陽能照明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并且十分合算。例如初裝一臺光伏太陽能路燈需要5-6千元,但一年電費就能節省1000多元,而且還免去了安裝電纜的費用。因此,公司產品在新農村改造、小區照明、城鄉結合部道路亮化等領域已經得到廣泛應用。
“不過歐盟征收反傾銷稅后,短期內會有大量光伏電池板轉入國內銷售,這樣會進一步拉低價格,從事光伏終端產品的企業也會逐步增加,市場競爭肯定會更加激烈。”張來團說。
相關鏈接:歐盟對華光伏征收臨時性關稅
當地時間6月4日,歐盟委員會公布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決定從6月6日至8月6日對涉案中國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妥協方案,屆時反傾銷稅率將升至47.6%。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5日就此發表談話說,中國政府和產業對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問題表現了極大誠意,作出了巨大努力,歐方仍執意對中國輸歐光伏產品采取不公正的征稅措施,中方表示堅決反對。
沈丹陽表示,中方同時注意到,歐方裁定的臨時反傾銷稅率從此前建議的47.6%降低到目前的11.8%。我們希望歐方進一步拿出誠意,展現靈活性,通過磋商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沈丹陽強調,我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希望歐方與中方盡早開始價格承諾談判,維護中歐經貿合作大局。
代表歐洲600多家光伏企業的行業協會———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5日發表聲明稱,“歐委會無視投反對票的18個成員國。我們為此感到遺憾。”聲明強調,即使前兩個月的稅率調低了,歐洲的光伏產業仍將受到“嚴重破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