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帶來大變化
——內蒙古質監部門運用物聯網技術監管特種設備紀實
“電梯發生故障,監控系統會及時通知維保人員,請您保持冷靜,電梯不是完全封閉的,沒有窒息危險,為了您的安全,請您不要強行離開電梯。”近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的張先生在單位乘坐電梯時,電梯突然發生了故障,隨即,他聽到“電梯衛士”的語音提示。不到20分鐘的時間,聞訊趕來的維保人員將電梯故障排除。此次救援比傳統故障解救縮短15分鐘。與此同時,相隔數百里之外包頭市申銀加氣站工作人員在為出租車加氣,他拿起加氣槍對準氣瓶上的電子標簽一掃,6秒鐘后系統提示,該氣瓶可以正常加氣。這都是內蒙古質監系統應用物聯網信息化技術監管特種設備時情景。
截至2012年年底,內蒙古自治區特種設備擁有量達到134447臺,同比增長18.5%,其中,電梯增速為28.5%,壓力容器增速為16.9%,特種設備質量安全形勢越來越嚴峻。作為特種設備安全的主管部門,在監管力量沒有同步增長的情況下,內蒙古質監部門著力提升特種設備監管能力和檢驗檢測能力,不斷完善安全監察組織網絡和信息化網絡,運用高科技信息手段,將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引入監管過程,不斷豐富和完善管理模式,提高監管效率。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應用物聯網信息化技術,內蒙古質監局在包頭市、巴彥淖爾市率先開展電梯遠程監控系統和氣瓶電子標簽監管系統的應用試點工作,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5月27日、28日在包頭市召開的現場會上,記者對試點工作進行了采訪。
“電梯遠程監控系統就像是電梯的衛士。電梯一旦發生故障,它會立即發出警報,并通過短信等方式,將電梯位置、編號、故障狀況等及時傳遞到小區物業、電梯維保單位及監管部門,不僅縮短了維修時間,而且能優化配置監管、維護等資源?!眱让晒刨|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張東宏介紹,質監部門也用信息化手段對車載氣瓶進行實時監控,每個氣瓶都有了電子標簽。氣瓶電子標簽是一種帶數據存儲功能、可通過無線技術讀寫的電子芯片,具有防轉移和惟一性,可以說是車載氣瓶的電子身份證。每個電子標簽都記錄了車輛、車主和氣瓶的改裝、充裝、登記、檢驗等信息。張東宏介紹說:“汽車在加氣站加氣時,工作人員都會掃描電子標簽,掃描通過后,加氣機才會打開加氣裝備。非法改裝、不在合格期內的氣瓶,加氣裝備將無法打開?!?/P>
不久前,記者在包頭市昆都侖區的一個CNG加氣站觀察到,所有來加氣車輛的車用氣瓶都貼有一張電子標簽。據了解,已在包頭市試點的車用CNG氣瓶電子監管系統,實現了對車用氣瓶的實時、動態、全過程監管,使車用氣瓶的監管效能和氣瓶檢驗率大幅提高,可以有效杜絕非法改裝、充裝等違法違規行為,幫助CNG充裝站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隱患。去年以來,包頭市質監局努力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特種設備監察網絡。有6家電梯使用單位的10臺電梯已安裝遠程監控系統,并正式投入使用,其他試點單位電梯在陸續安裝中。氣瓶電子監管系統已經完成4家充裝站10臺加氣機改造和系統的安裝調試工作,氣瓶安裝單位、檢驗站和監察機構的系統安裝調試也已完成,正式投入運行。
“我專門通過上面的電話進行了查詢,什么時間充裝的、重量是多少、充裝員是誰、銷售單位名稱等好多信息都能查到。用這種帶了‘安全帽’的氣瓶,放心多了!”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多年來瓶裝液化氣缺秤少量、氣瓶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居民樊先生。今年3月15日,他驚喜地發現,臨河地區的民用氣瓶開始裝上了防偷盜系統裝置?!敖涍^不到一年時間的運行,轄區‘偷倒氣’行為大幅減少,電梯故障投訴率顯著下降,車載氣瓶非法改裝、私自加氣行為徹底消除?!卑蛷┠谞柺匈|監局局長王新春說,運用信息化監管手段不僅使每臺設備得到了有效監控,也切實解決了人員不足的困境,監管效率得到質的提升。
“今年,電梯遠程監控和車用氣瓶電子標簽監控系統的應用要在全區推行。各盟、市質監局要積極使用物聯網、信息化等技術,不斷創新監管手段,緩解監管中的‘人機比’矛盾,做到及時預警和消除事故隱患?!眱让晒刨|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局長王磊在現場會上對各盟、市質監局提出了新要求。他表示,他們將把信息化建設成效納入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和檢驗機構的年度工作考核內容,以促進信息化工作責任的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