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天淮鋼管有限公司貨值12萬美元的首批508毫米大口徑無縫鋼管經江蘇淮安檢驗檢疫局檢驗合格,順利輸往我國臺灣地區。
近日,江蘇天淮鋼管有限公司貨值12萬美元的首批508毫米大口徑無縫鋼管經江蘇淮安檢驗檢疫局檢驗合格,順利輸往我國臺灣地區。這是迄今江蘇出口的最大口徑無縫鋼管。
設備查驗
思路:先行介入
在江蘇淮安市重點發展五大千億級產業之一的特鋼產業格局中,江蘇天淮鋼管有限公司無疑是占據最大份額的龍頭。這個投資近30億元的建設項目,代表國際熱連軋無縫鋼管最高水平,也是全國首條508毫米無縫鋼管生產線。隨之而來的,是對大批國際先進設備的進口需求。2011年6月天淮大無縫鋼管項目工程正式進入建設階段,雄心勃勃的企業計劃在一年內軋制出第一根無縫鋼管。時間如此緊張、數量巨大的進口項目,無疑讓淮安局工作人員備感壓力。
不說困難,先談承諾。“對項目實行‘零否決’工作方式,絕不因檢驗檢疫工作影響設備的進口、安裝、調試和生產!”該局專門成立天淮大無縫鋼管項目專項工作組,唐政局長親自任組長,并向地方政府和企業立下軍令狀。
要保障速度,更要嚴守質量安全底線。淮安局改變過去“事后檢驗”的傳統模式,確定了先行介入、“人隨貨動”的檢驗監管新思路。他們采取檢企座談、政策宣講、行政指導以及建立交流QQ群等方式進一步深化檢企互動。在多次深入企業了解進口需求和實地情況的基礎上,對進口各個環節首先進行了全程的風險評估。在此基礎上,針對每一批進口設備,量身定做了恪守檢驗檢疫法律法規和符合我國安全、衛生、環保、反欺詐要求的全套檢驗檢疫監管措施,確保每批進口設備既通關順利,又監管有效。同時,該局還根據以往檢驗成套設備的經驗和本次進口實際,明確了檢查主體設備、檢測電氣設備、清點零散設備三項重點環節,先后發現設備短缺6件、損壞1件、需整改3處,通過嚴密把關確保設備得以及時補缺、更換和整改,消除了后期生產上的隱患。
檢驗:人隨貨動
檢務有專窗,檢驗檢疫有專人,聯系溝通有專線,無微不至的聚焦服務讓一批又一批代表國際領先水平的設備源源而至。淮安局提前介入,定期回訪,及時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幫助企業在進口中少走彎路,節省人力物力。主動與海關等部門及物流貨代強化聯系,形成高效的部門聯動機制,保障進口設備無障礙通行。
在服務保障天淮大無縫鋼管項目進口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淮安局一直秉承“人隨貨動”的原則。對于人手非常緊張的該局機電科而言,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忙碌到深夜的情況也并不鮮見。有一批設備預計當日下午抵達,兩名檢驗員與德國廠商的工程師一起等著對設備進行驗對檢驗,然而由于港口放行延誤,設備到達時已經將近晚上10點。為了不耽誤設備開箱使用,避免企業增加費用,檢驗員放棄休息時間立即投入到一絲不茍的檢驗當中,當他們完成所有檢驗任務時已是次日凌晨。該項目一期工程共進口貨物14批、527箱,貨值近6800萬美元,一線檢驗人員為此加班達200多小時,終于保障了該條生產線于2012年5月完成調試、全面打通,順利軋制出第一根無縫鋼管。
服務:無縫對接
在得悉企業本次的出口意向后,淮安局全力做好把關監管,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服務產品順利出口。與此同時,該局時刻關注國際市場和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變化,利用自身信息優勢,在企業投產前及時告知國外對無縫鋼管的反傾銷措施,并幫助企業制定了相應的風險評估程序和應對預案。目前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反傾銷措施不涉及外徑超過406.4毫米的無縫鋼管,主打產品是外徑508毫米無縫鋼管的天淮鋼管不受影響。今年2月歐盟對我國生產外徑超406.4毫米的厚壁無縫鋼管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結果尚未明朗。該局指導企業未雨綢繆,提前作出風險評估和預案準備,調整未來的海外市場定位,盡可能地規避貿易風險。
從保障進口到服務出口,淮安局用絲絲入扣、無縫對接的工作理念為天淮大鋼管項目打造了一條順暢無阻的通途。該局機電科的宋科長說:“這次服務淮鋼重大項目進口為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可謂是難得的機遇。我們將在此基礎上積極創建進口工業產品檢驗監管樣板,在不斷提煉、總結完善的同時著力改進和提高成效,為日后更好地開展把關服務打下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