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最大的飼料機械產研基地在江蘇牧羊集團正式投產。與此同時,經國家科技部批準,“國家飼料加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在此落戶。
該基地嚴格按照國際一流標準規劃,總投資超過10億元,在全球飼料機械工業率先實現“流水線”作業,并具備世界領先的飼料機械研發及檢、試驗條件,標志著中國飼料機械工業成為繼汽車工業、家電制造業之后,又一實現“智能制造”的行業。
“不僅已有設備得到更好利用,還添置了大量新的核心設備,如數控龍門加工中心、數控立式加工中心、車銑復合加工中心、臥式鏜銑加工中心、焊接機器人等。”牧羊集團生產負責人說。
在涂裝、油漆、裝備等制作環節,該基地引入電子信息化,實現“流水線”作業,徹底淘汰了行業內慣用的“地攤式”作業模式。
作為全球第二大飼料機械生產企業,牧羊集團近年來快速發展,銷售收入從2009年的20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50億元以上。與此同時,設備、人員、場地均已跟不上節奏,這是促成新建基地的直接因素。
同時,該基地也承載著牧羊集團“三年翻兩番”戰略目標的重任。根據牧羊集團的規劃,到2015年銷售收入要突破200億元,飼料機械銷售躍居全球第一。
新基地的建成,將給牧羊集團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預計今年集團銷售額將達到85億元,其中2/3銷售額將產生于新基地,國際市場占有率也將從目前的10%提高到20%。”牧羊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國內,該基地的建成將更好地滿足飼料工業對先進生產裝備的需求,提升飼料工業的整體裝備水平。
“牧羊集團率先實現‘智能制造’,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首先,作為飼料機械行業‘新型工業化’的標志性事件,對整個行業的示范價值不可估量;此外,飼料機械是工業與農業之間的關鍵連結點之一,它在制造水平方面的升級,將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一位業內專家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