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夾江縣青州鄉種糧大戶劉海兵迎來了收獲的好日子。5月3日上午9時,四臺“久保田”牌中型聯合收割機整齊的排列在劉海兵的最大的一塊小麥田邊。準備就緒后,四臺收割機同時下地工作。頓時,麥田里熱鬧起來,收割機直接將麥粒和秸稈分離,秸稈被粉碎后直接還田,小麥被脫粒裝袋后,用大型拖拉機直接運回烘干儲藏。在另一塊小麥收獲后的田里,兩臺插秧機正有條不紊的工作,沒過一會,綠油油的秧苗就布滿了整塊耕地。
原來,早在2012年8月,在市、縣農業局的鼓勵和引導下,劉海兵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方式,將青州鄉和吳鳳鄉的8個村18個社950戶農民的2060畝耕地集中起來。在小春生產中,將其中1860畝全部種植小麥,并建立起樂山市最大農業機械化示范片,形成了以機耕、機種、機收、烘干存儲和科學施肥、科學管理、良種良方良法有效結合的現代農業種植模式。
劉海兵高興地介紹說:“我是嘗到了農業機械化的甜頭,在種植小麥時,我全程使用農業機械,節約了大概2萬個人工,每畝平均利潤在300元左右,僅小春我就收入約56萬元。感謝市上、縣上的領導和專家,在他們的幫助和指導下,我們家的小麥產量受春旱影響不大,今年可收獲90萬余斤呢!”
樂山市農業局副局長谷平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將加大對像劉海兵這樣的種糧大戶的支持,政策補貼上將給予優先照顧,幫助其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培育規模大、積極性高的農戶成為農業機械化示范戶。通過示范帶動,培養出更多的種植大戶,有力推動全市農業機械化進程,通過加大農機農藝融合,為農民增收鑄造“金鑰匙”,打開小康生活之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