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3年第一季度銷售數據的陸續出爐,工程機械行業發展越來越明了。據統計,1~2月銷量大幅低于預期。1~2月累計銷售挖掘機11058臺,同比下滑46.9%;裝載機銷售16874臺,同比下滑32.2%;推土機銷售1168臺,同比下滑38.6%;壓路機銷售1399臺,同比下滑17.56%。
由以上數據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2013年第一季度,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壓路機等工程機械主要產品的銷售情況均下滑,為企業敲響警鐘。面對市場需求量減弱,企業增多的嚴峻情況,眾企業紛紛開始探討、預測行業發展走勢,那么中國的工程機械企業又應該如何發展呢?
堅持走國際化道路 重視出口
2012年國內市場低迷、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的形勢嚴峻,企業國內工程機械銷售狀況不大樂觀,但是出口總額卻達到182.24億美元,同比增長14.48%。
2012年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產品中,超過2億美元的商品就有24種。這24種商品的出口總額高達到156.83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86.11%。24個項目中除了一個零部件項目和5個主機項目出現出口下滑外,其他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這充分說明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出口依然處于上升通道,并且仍然頗具競爭優勢。
工程機械龍頭企業早已嘗到國際化貿易的甜頭,紛紛搶占國際市場,重視出口。
2012年1-11月,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出口319.29億元,同比增長18.86%,中聯重科出口增長46.69%,是行業增幅的2.5倍,其中土方機械出口增長216.65%。而且中聯重科2013年對于國際市場的開拓,重點也將從“走出去”向“走進去”轉變。
2012年,徐工進出口公司實現出口超13億美元,同比增長19.69%。2012年全年共完成出口發車8996臺(不含V58項目),較2011年同期增長35.5%。2013年,徐工進出口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將遵循三“抓”四“提升”,抓渠道、抓服務、抓管理,進一步提升渠道管控力、提升內部活力、提升徐工品牌國際影響力、提升市場占有率,持續深入徐工海外品牌影響力。
緊跟國家政策 技術創新
國家政策為社會發展、各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標,只有緊隨國家政策,各企業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
剛剛過去的兩會向我們傳達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趨勢:創新、環保和節能。作為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之一的中聯重科向我們表明了中聯重科發展的方向。董事長詹純新在接受采訪時說道:“自主創新是中聯重科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是中聯重科的生命力所在。”據介紹,中聯重科經過多年探索,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創新機制,形成了自身整體實力、打造自主品牌、培育國際競爭力的強大合力。目前,中聯重科已成為中國制造一張響亮的“國際名牌”。
廣西玉柴集團董事局主席晏平在兩會上提出的建議和提案也是圍繞內燃機工業的發展和綠色環保,同樣也離不開創新。玉柴始終把“做綠色引擎”作為產品核心價值之一,玉柴以電控、增壓中冷、CAE、OBD、輕量化、混合動力、節能低碳、高功率密度、廢棄能量回收等國際領先技術為支撐,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成功開發出世界首臺可再生空氣混合動力發動機和新能源發動機等先進動力,創新的步伐始終走到國家排放標準前列。
沃爾沃建筑設備企業傳訊高級副總裁Klas Magnusson先生曾表示:節能、環保、降耗有很多方式,如混合動力的挖掘機,但這只是一種途徑。沃爾沃公司早在五六年前就推出了混合動力裝載機。沃爾沃公司向來采取四管齊下的方式進行節油降耗的工作:第一種方式是研發更好的發動機;第二種方式采用混合動力的模型來節能降耗;第三種方式就是設計新型的傳動系統,因為眾所周知傳動系統也是消耗能量的重要部分;第四種方式,我們對人員和操作手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節能降耗。通過四管齊下的方式沃爾沃有信心成為節油方面的業界領袖。
轉型升級 提高產品科附加值
全國人大代表王金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制造業已經走到了一個重要關口,高端轉型、產業升級刻不容緩”。 中國制造業將在未來的發展中遭遇拐點,要么走產業升級的道路,向制造業供應鏈和價值鏈的高端延伸,要么被成本更低的地區和國家所取代,這個不爭的事實已擺在我們面前。而工程機械行業多種核心零部件尚不具備自主研發制造能力,市場前景堪憂。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國內13家主要企業2012年整體銷售收入是 3698.6億元,比2011年下降了3.68%;利潤則減少了223.43億元,降幅達到34.1%。工程機械行業2012年給出的成績已經為行業敲響了警鐘,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在會上作了題為《主攻高端、推進轉型升級,為促進機械工業由大變強提供支撐》主題報告。他指出,新世紀以來,機械工業主攻高端推進轉型升級取得初步成效,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不斷提高,機械產品向高端升級步伐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穩步推進,產業結構高端化發展趨勢向好。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排頭兵徐工集團投資120億元打造的四大機械制造基地早在2012年6月就投產,引領工程機械領域扎實轉型升級。徐工集團打造的全地面起重機、裝載機智能化、混凝土泵送機械、混凝土攪拌機械四大基地,新增總產能近400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全新的徐工。徐工集團扎實推進企業自身的轉型升級,形成了與國際最先進標桿企業同一平臺的精益制造和品質制造能力。
工程機械行業經歷了2012年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的嚴峻形勢,銷售狀況不樂觀,雖然在2013年市場需求開始有好轉跡象,但是工程機械企業仍不能放松,我們應該時刻緊記工程機械行業依然是大而不強,技術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較低,仍然需要緊跟國家政策,堅持走創新、環保和節能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