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麗水檢驗檢疫局轄區共出口不銹鋼產品2800多批、貨值3億美元。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實現跨越式發展,得益于麗水不銹鋼生產企業實施的轉型升級戰略。
在浙江新宏鋼制品有限公司優帶廠的加工車間里,全自動控制的液壓壓下系統將一捆捆厚度為220毫米的鋼胚壓制成厚度僅為1.0毫米的優質帶鋼。
“傳統工藝最薄只能做到1.8毫米,而我們可以做到頭發絲這么薄。”副廠長李宗海介紹,“除了這臺耗資2000多萬元的液壓壓下系統的功勞,我們還從美國引進了在線厚度檢測儀,壓下過程中即可隨時調整誤差,確保帶鋼的精準度和勻稱度。”
“進口設備時,需要的手續和如何對設備質量自檢等一連串問題,讓公司著實犯難,是檢驗檢疫部門積極主動宣傳相關法規,介紹國際合作和引進技術、專利與設備所涉及的政策法規和技術要求。”李宗海回憶說。如今,該企業的產品已遠銷世界各地,訂單源源不斷。
寶豐鋼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寶豐來到松陽縣創業已是第6個年頭,前5年實現銷售產值16個億,其中對外出口占據了半壁江山。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這家麗水不銹鋼產業的龍頭企業,也經歷過轉型的陣痛期。
僅就銷售市場來看,國際市場的客戶很不穩定,雖然公司每個時期總能保證6個以上不同國家的客戶源,但由于全球經濟回暖緩慢,客戶合作的時間非常短暫。而國內市場在國企大客戶壓價的壓力下,公司也只能保持微利。
2012年,一場轉型升級的“戰役”在平穩中有序推進。在檢驗檢疫部門的幫扶下,寶豐公司建立起了質量檢測中心,研發和生產中高端的不銹鋼拉管,引進十幾臺液壓冷軋機,還從意大利進口直讀光譜儀和金相分析儀。這些高科技設備“武裝”了寶豐公司的品牌信譽,也拓展了客戶群。
“我們走的主要是國際市場,產品出口到35個國家和地區。”在浙江國邦鋼業有限公司的前廳,掛滿了中國、挪威、法國、韓國、日本、美國、英國、德國世界八大船級社工廠的認可證書。“我們老總把它們視為寶貝,掛在辦公大廳里,讓同事們每天看到它,就會有工作的動力。”國邦鋼業副總經理林日樸介紹道。
早在剛落戶松陽時,國邦鋼業就與多數不銹鋼企業一樣,生產加工普通的不銹鋼產品,產品利潤不高,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在與客戶的長期接觸中了解到,市場更青睞耐腐蝕、易加工的新型不銹鋼材料。企業依然決定實施“科技興企”戰略,走自主創新之路,先后高薪聘請數十名專業從事冶煉、軋鋼、精加工及檢驗等方面的高端技術人才,與大中院校共建人才工程,并同中科院共建實驗室。
“我們有高精技術的優勢和3個億的年產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對特殊不銹鋼材料的研發,特別是適應海洋特殊環境的耐腐、耐壓材料的研發。”林日樸說,“今年是企業快轉快上的決戰之年,我們將以轉型、創新為抓手,加大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只要企業一直堅持走‘高、精、專’路線,迎來跨越式發展就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