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連云港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1月至2月,江蘇連云港口岸共進口銅精礦21.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28.7%,價格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對于銅精礦進口量的猛增,業內人士稱,銅精礦進口是從去年開始重現高增長,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銅精礦加工費上漲。以江西銅業為例,江銅與國外某銅精礦供應商簽訂的加工費2013年為每噸70美元/每磅7美分;相較2012年的每噸63.5美元/每磅6.35美分大幅提升。因此,連云港口岸銅精礦進口量出現猛增。
我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國內銅礦資源卻相對緊缺,絕大部分消耗需要進口維持。連云港口岸作為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隴海鐵路沿線絕大部分銅礦加工企業所需銅精礦經此進境。為更好地服務國內企業,連云港局嚴把進口銅精礦質量重量關,對進口銅精礦嚴格按有關標準實施重量、品質檢驗,發現不合格的及時對外出證索賠,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對進口資源性產品(銅精礦等)檢驗檢疫流程再造,減少貨物滯港時間,提高口岸通關速度;以科技創新為抓手,研制開發了衡器計重檢驗監管系統,將視屏監控與衡重軟件巧妙集成,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電子監管與視屏監控同步,對衡重全過程實現了無縫式監管,從技術上杜絕了跑車漏衡或重復過磅的現象,確保了進口銅精礦重量的準確性,提高了港口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