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作坊的演變
在高要市金利鎮1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著大大小小1300多家五金企業。從33年前辦起第一家五金廠到今天,金利鎮形成了金盛、金淘等4個產業集聚基地,2000多種產品銷往國內外市場,書寫了小五金成就大產業的壯麗篇章。正在規劃建設的五金國際商貿城,將成為國際知名的五金產業集散地。
在金利五金行業的發展歷程中,有一個名字讓金利人記憶深刻:鄧嬋。這位金利的旅港鄉親自1979年回鄉興辦五金廠起,金利五金行業的大發展便拉開了序幕。隨著五金行業的“漲潮”,農民洗腳上岸,當起了老板;村姑解下圍裙,成了工廠女工;小工廠老板更是努力開拓,擴大經營,搖身變為股份公司CEO。
始建于1988年的開達五金裝飾有限公司見證著金利五金行業走過的三個階段,萌芽,快速成長到高速發展。筆者了解到,最初,該公司只是從小小的地彈簧做起,經過公司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開發出了第一代鋁材門地彈簧,因此,在1996年被廣東省評為優秀工商企業。同年,金利小五金企業多達660多家,比1993年增加一倍,工業產值達5.3億元,占全鎮工業產值的63%。
開達公司自2002年創立“TOPMAX”品牌后,便開始向新一代專業建筑門控五金過渡,由此迎來萬紫千紅的局面。開達五金裝飾有限公司經理王吉成介紹,目前,公司已經發展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專業門控類五金企業,不斷推出彈簧、閉門器、門夾、玻璃門鎖、拉手、衛浴五金等專業產品線。在此期間,金利鎮建起了“五金產品展示中心”和“五金技術創新中心”,并啟動了金盛五金集聚基地的建設,五金產業集群逐步發展壯大。
2011年,金利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32億元,財稅收入3.68億元,其中五金產業實現產值59億元,創稅1.68億元,五金行業真正邁入了產業集群發展的高速路。
專家納言
在過去的發展中,高要金利五金行業一直走粗放型的道路,一味追求數字增長的片面發展,致使高污染、低水平、重復勞動、低檔產品過剩、高檔產品不足等弊端一直伴隨著企業和行業的成長。高要市科技局副局長溫智偉認為,要想解決當下的難題,首先‘有形之手’要有所作為,金利鎮要加強與肇慶市、高要市科技部門的聯系,制訂政策,加強宏觀調控。
溫智偉指出,針對五金行業的現存問題,讓制造行業發展實現質的飛躍,轉型升級是根本途徑。轉型升級就一個地區的大局而言,是轉換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就具體的企業來說,是升級生產模式,創造新型產品。
溫智偉說,一方面可以從提升產品加工能力、制造設備和工藝等方面入手,進而提高產品品質、創建品牌和營銷渠道,實行集約化生產。
另外一方面,要加快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在國際高端五金產品不斷進入我國市場的情況下,不提升技術含量在未來的市場上將寸步難行。應引導企業加大對高端產品的研發力度,在技術上形成自主品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經驗成效
科技提速小五金成大產業
一份資料顯示,僅是2011年,金利鎮內獲得知識產權專利的五金產品就高達92件,全鎮獲得ISO認證的企業達105家。擁有12項各類專利技術,生產的地彈簧、閉門器、玻璃門夾、浴室夾等所有產品已通過ISO90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開達五金裝飾有限公司有自己的“秘密武器”:成立公司的技術部、研發部和工程部。王吉成說,“公司把技術研發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大力加強和科研院校的‘聯姻’,‘借梯上樓,借腦發展’,推動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我們擁有技術研發人員18名。”
因而,一個小小的地彈簧就傾注了技術研發人員大量的“心血”。王吉成告訴筆者,設計一個地彈簧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如外來風力、產品壽命、造價、重量等等,在寒冷地區還要考慮到要注入防凍液壓油,這樣防止因溫度太低而造成地彈簧不能正常運作。
加大產品的科技投入有力地推動了行業的創新發展。在一份高要市近年來承擔各級五金科技項目中,筆者看到,自2004年以來,每年都至少有一個項目立項,其中2007年《建筑五金產品開發與快速成型技術的推廣應用》還成為國家級的項目。
已經投入使用的小五金技術創新中心集網上交易、交易培訓、信息服務、新產品開發、知識產權保護等功能,為全鎮1300多家五金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為五金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在五金技術創新中心旁邊的省級質量監督小五金產品檢測站里,筆者看到,里面配備了一批先進的檢驗檢測儀器設備,有檢驗室、恒溫室、樣品室等。廣東雄進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杜能超興奮的表示,以前要到省里面檢測產品質量,現在就可以在這里檢測。
突破瓶頸
跳出“溫水”尋找新機
雖然金利鎮五金行業的發展日益壯大,但日前筆者深入到金利鎮多家工業企業了解到,其中既有產值數十億元的大公司,也有銷售額百萬元的小企業;既有已建立現代企業經營制度的企業集團,也有父子兩代經營的傳統家族企業。有的涉足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有的固守傳統產業。依托當地強大的制造基礎,金利鎮的許多中小企業曾經憑著“一塊地、兩臺機器、三五工人”,就能“四季發財”?!拔益倢I鎮經濟以傳統中小企業為主,各自為政,小打小鬧現象明顯。普遍存在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重仿制輕創新、自身設計產品少、產品檔次不高、科技含量偏低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競爭力,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备咭薪鹄偽瘯浐喂趥ヌ寡?,“水溫正在不斷升高,雖然還不到60攝氏度,但必須抓緊時間跳出去了。”金利的“跳出去”選擇了集團化、規模化發展的道路。何冠偉告訴筆者,金利要通過加大科技資金投入、創建科技服務創新平臺、培育五金龍頭企業,使金利五金企業逐步呈現資本集約、人才集約、技術集約的發展態勢,使金利五金專業鎮轉型升級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