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1世紀經濟報道,3月15日晚間,30分鐘的新聞結束后,電視上出現的一條酒類廣告引起人們注意。更早有一條微博說,重慶衛視正在重新招募廣告營銷人員,準備重返商業廣告市場。
一年多前,重慶衛視頻道取消商業廣告,這塊約占重慶廣電集團近45%的主營業務收入。自2011年3月份定位于"紅色頻道"的重慶衛視改版后,其全年在全國的省級收視率排名僅占到第23位。而此前2007年,重慶衛視還曾一度獲得過省級衛視排名第四的最佳紀錄。
"在行政指導下的重慶衛視欄目,完全無法與純粹的市場化操作節目來對比,"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蔡尚偉稱,"而在收視人群的自由選擇下,重慶衛視的收視率自然就比較低。"
但重慶廣電集團廣告中心的人士否認最近衛視已允許廣告招商計劃,為了解決財務問題,一個當下更可能的舉措是,收回一部分地面頻道外包節目的廣告開發權益。
機電在線小編認為,盡管早前重慶衛視受行政指導以及自身定位的原因,取消商業廣告,減少電視劇、外購外包節目播出量等等。但作為大眾媒體的重慶位置,最終依靠的還是觀眾,即便是可以避免過分迎合消費者的低俗化的需求,其引導教育受眾的前提也是需要有大量的觀眾基礎的,如果觀眾都放棄了媒體,那么即便電視節目內容多具有教育性,都沒有多大實際意義,重慶衛視再現商業廣告,或是媒體市場化操作一定程度上的回歸。
雖然企業和大眾媒體不同,企業以盈利為目的,往往更加注重迎合消費者需求。但企業生產的產品正如電視節目之于電視臺一樣,企業都需要仔細考量自身的定位、產品的定位和目標客戶群,切不可過于依賴于主觀判斷,也不應對于出現的問題矯枉過正。
例如家居五金市場中,近年來科技風、智能風愈刮愈烈,雖然產品升級發展的趨勢早已凸顯,但有的企業過分高估了當前的市場需求,一方面投入大量的資源來宣傳推廣新產品,另一方面,又瘋狂炒作概念,甚至概念先行,超出了產品的應用和開發節奏。
盡管對于家居五金企業來說,這些炒作和營銷在短時間內或能夠吸引眼球,引發較高關注。但由于產品往往超出了一般的市場需求,同時由于價格較高以及功能完善度欠缺等原因。產品推出后常常會乏人問津。
雖說家居五金行業經營要緊貼消費者需求,但企業也不能只被市場牽著鼻子走,畢竟開拓新市場帶來的發展機會要比跟風經營多得多,企業也需要有成為行業引領者的氣魄以及承擔風險的勇氣,只不過對于企業來說,如何平衡穩步發展與積極開拓的關系也是一個不簡單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