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對小微五金企業來講,是艱難、掙扎的一年,“三荒兩高”、倒閉潮等風險隨時可能讓企業覆沒,不過財政部發改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免征小型微型企業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該規從今年起執行。通知提出將免去微小企業的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共計十三大項22個小項的收費項目,這對負荷過重的小微五金企業來講,無疑是一件“雪中送炭”的事情,不過筆者認為,對于今年的家電五金配件企業,能效成本因素仍將成為今年的行業發展之困。
人工原材料看漲 下游成品現“銅鋁”之爭
從去年12月中上旬開始,國際銅價自突破9000美元/噸之后又屢創新高。上海期貨市場數據顯示,銅價半年之內漲幅達32%。去年前3個季度,鐵礦石均價比2010年同期上漲了289元/噸,相當于噸鋼平均鐵礦石成本上漲了462元/噸。而鋼價連續上漲的勢頭也延續到今年一季度。為了控制通脹,過去一年中國屢次提高利率,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同樣使得鋼鐵產量下降,鐵礦石價格因此備受承壓。
今年,“用工荒”依舊嚴峻,在沿海地區和內地同時出現嚴重缺工現象,尤其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五金行業表現得最為突出。2月8日,國家發改委再次發出通知,決定自2月8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30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22元和0.26元。據了解,油價占到了五金企業物流成本的1/3,五金企業花費在企業物流成本上的費用也不在少數,因此,油價上調對五金企業的物流運輸影響很大。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漲,對五金企業來說無疑仍舊是行業“陣痛“
在五金企業下游,空調蒸發器的“銅鋁”之爭一直是個敏感話題。據了解,空調蒸發器翅片的使用是空調內部熱量轉化的核心零部件,志高空調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汪喜洋曾介紹,如果翅片使用全銅,從功能上,運行表現會較穩定,可長期保持表面清潔,抑制細菌繁殖,長期使用節能效果也會凸顯。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銅代鋁會增加成本,去年1月,銅價暴漲四成,空調企業近半的利潤也隨之蒸發。但在成本重壓之下,“鋁代銅”成為不少空調企業節約成本的“潛規則”,暗中將銅制空調連接管用較為便宜的鋁材料替代,加之銅是稀缺資源,用新型材料替代銅的呼聲越來越高,而鋁的替代效果目前尚存爭議。據了解,志高新推出的銅翅片空調要比普通的鋁翅片空調貴600-800元。
家電能源標準漸嚴 五金配件門檻欲增高
近年來,碳關稅碳標簽在貿易方面筑起新的“綠色壁壘”,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下,減排意識在全球范圍內普及,“低碳”家電熱持續升溫。然而國內五金產業經濟的快速增長是以資源浪費、能源浪費、環境污染為代價的,是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中國五金產品雖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部分企業已逐步形成一套系列化、標準化、品牌化管理,相比于國內略低的質量生產標準,在國際標準面前,并不是所有的五金企業都能夠迅速突破,五金家電配件要生產成品家電符合出口的規格產品,生產配套壓力自然增加不少。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布的國際標準近20000項,其中涉及安全、節能、環保方面的綠色標準占相當大的比例。法、德、英等國家已經把采用國際標準作為進入國際市場的王牌,北歐等國也幾乎不做任何修改直接采用國際標準作為市場進入準則,美國對采用國際標準的態度也由冷淡轉為積極,甚至連發展中國家對國際標準的興趣也越來越高。例如,美國全面修訂并加強“能源之星”計劃的認證規定,目前“能源之星”標簽適用于超過40類產品,此外,巴西、墨西哥、智利、泰國、菲律賓、阿聯酋等國家也發布了多項產品的能效標準、法規或草案。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效仿發達國家出臺各種能效標準和法規,如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國家在近期連續發布了能效方面的法規。2011年2月3日,歐洲議會通過的WEEE指令修訂案,將提高成員國回收產品的目標,并增加生產商(歐盟進口商及制造商)的回收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