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強勢品牌、一線品牌,弱勢品牌在資源上相對來說顯得捉襟見肘。如何利用既有的資源做好調整,以獲取更多的市場機會?對弱勢品牌來說,在各方面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尋求結構性的調整更具現實意義。
關注產業鏈上配材的更新
做好產業配套,對櫥柜企業來說,涉及到產品性價比的問題,需要慎重對待。在市場中,我們經常看到,某些櫥柜品牌,柜體板材用得極為普通,但臺面用料卻極為講究,或者五金件挑最好的上,導致整套櫥柜看起來不怎么樣,價格卻高高在上。這樣的情況就是沒弄清楚客戶的定位,從而影響了銷售。
當然上面說的情況也許是極為個別的,但對于櫥柜企業而言,對自己的市場定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行業及配套產業鏈有清晰的認識,無疑極為重要。涉及到櫥柜產品的相關行業有:廚電行業,如爐灶、油煙機等;五金業,如拉籃、鉸鏈等;石材業,櫥柜臺面所需要的人造石、石英石;板材業,柜體所需要的板材。櫥柜企業需要關注這些行業的發展潮流,對這些行業的新產品的出現要保持高度重視,尤其對適合于自己產品定位的材料,要盡快地應用起來。新型材料的出現,往往都意味著能更好地適應市場潮流,更能貼近市場,性價比更高,更容易銷售。
異業聯盟搶占市場先機
處于成長期的櫥柜企業,如果能夠與關聯行業企業達成戰略銷售聯盟,無疑可以在市場中形成較為穩固的銷售陣地,可以在短時間內贏得市場先機。這樣的異業銷售聯盟方式,在一些地方已經存在,并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
櫥柜企業可以與家電、建材、房地產業之間達成銷售聯盟,與這些行業進行聯合,目標客戶一致,企業間無太大的利益沖突,無同行業競爭之弊,合作之利顯而易見,因而極易用產生業績形成共振。
倡導這種異業聯盟,還可以對抗行業巨頭對弱勢品牌生存空間的壓縮,并且非常方便客戶,能夠滿足他們一站式購物的需求,這樣做的優勢非常明顯。
強化平臺建設,優化營運體系
櫥柜企業的營運體系包括了四個方面:一是采購供給,采購成本是產品成本的重要一環,櫥柜企業的大小、產量的多少決定了采購量的大小,最終決定成品的利潤;二是設計制作安裝生產,能否實現協同、高效,是決定生產成本與滿足顧客需要的前提;三是店面經營及管理,管理經營的好壞及管理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客戶的下單意愿和成交率;四是品牌經營,品牌知名度及美譽度決定了產品的價值和客戶到訪率。
這四大體系猶如桌子的四只腳,缺乏任何一個體系,都會形成跛腳的狀態,事倍功半。但如果四大體系能夠良好運作,則效果會成倍放大。
在經營四大體系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加盟商的雙面性。少數加盟商囿于受自身實力,無論在設計、安裝還是售后服務等方面,都有許多不足。個別加盟商追求短期暴利,不惜以次充好,產品山寨化現象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品牌櫥柜更需要努力剔除這些不健康因素,把平臺建設得更好,把運營體系建設得更合理,才能達到量價齊飛的效果。
被整合也一樣美好
東莞的櫥柜企業非常多,分布面比較廣,因而成為櫥柜業內競爭狀態的晴雨表。東莞城區東興路和紅荔路,以及虎門、厚街、長安、塘廈等鎮上的櫥柜企業都具備一定的規模。還有更多更小的櫥柜企業隱藏于樓棟之間,生產著一些聞所未聞的品牌產品。
這種分散經營的模式,由于缺乏專業性,無法做到整體推廣,再加之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在行業低潮期,無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許多這樣的小櫥柜企業在這個冬天里倒下了。如果能夠以開放的心態去積極應對,也許不至于全軍覆沒。
在此時,開放的心態就是要將企業置身于大環境中,面對非常嚴峻的現實,不妨努力尋求或者接受被兼并的命運。無論是整合還是兼并,都是高度市場化形勢下應有的商業形態,企業決策者在確認單純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資源無法突圍后,接受這種改變無論對企業還是對決策者本人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
市場競爭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在單兵作戰無法取勝的形勢下,把自己融入更大的團隊之中,實在是明智之舉。那種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給他人”的悲壯情懷,值得同情,但并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