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的溫州民間借貸危機,又一次讓溫州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2月5日,亞布力論壇創立12年以來首次將一個城市納入會議議題,直接以“溫州怎么了?”作為論壇主題。
溫州到底怎么了?
產業低小散之危
十幾年前,溫州的企業和溫州人還被稱為證券市場和虛擬經濟的天然絕緣體。中國誠信董事長關敬如回憶在國家體改委工作時,“溫州人不炒股票”,現在,“怎么會去借高利貸呢”?
一年前,一企業主介紹,自己的工廠有1000多名員工,然而一年辛苦下來利潤不足百萬,而老婆在上海投資了10套房產,8年間獲利超過3000萬。開千人大廠竟不及老婆炒房所賺的1/3。眾多類似“榜樣”的示范結果,使資本作出最正確、最理性的經濟選擇——抽出投在實體的資金,轉投利潤更高的領域,以錢炒房獲得暴利,后來演變為“以錢炒錢”。
“民間借貸危機的問題出在金融領域,根子卻在實體經濟。”副省長、市委書記陳德榮在世界溫商大會上說。
據統計,溫州現有40多萬家工商實體,但大型企業只有18家,中型企業599家,剩下的全是小微企業。一些低小散傳統產業,在當前宏觀調控和市場環境下,競爭力日漸趨弱。
溫州市緊固件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姜輝龍稱,溫州緊固件業曾在1年內消失1000家企業,主要是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漲,使得小企業無法承受成本上升之重。溫州打火機行業協會會長黃發靜不無傷感地說,該行業從最輝煌時期的4000家企業,到如今的數十家。行業平均利潤從30%以上到現在行業利潤僅3%~5%。一企業家用“比刀片還薄”形容實體企業的利潤。
更為可怕的是,這種產業結構弊端過快地消耗了土地指標。陳德榮在多個場合稱,溫州本地成了創業企業的“孵化器”。溫州由此呈現了半城市化的特征,“好的地方像歐洲,但大量的地區都是城鎮綿延帶,和非洲差不多”。低小散的產業結構,反過來又導致本地環境不佳和高端要素不足,形成惡性循環。
金融體制之惑
實業遭遇危機,自然波及銀行。截至2011年年末,溫州市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為1.36%,比2011年8月份增長了267%,比2011年年初增加0.92個百分點,增幅為歷史最高,也是我市銀行業不良貸款率近10年來的首次“反彈”。
然而,人們更加關注的是銀行的利潤。據溫州銀監分局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全市133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實現本外幣賬面利潤123.49億元,同比增加41.57億元,增長50.8%。
“很多領域我們進不去,只能選擇最容易進的房地產?!敝辛旱禺a集團有關人士在日前的一場座談會上這樣表示。另一位既做實業又做小額貸款公司的老板明確表示,2011年后者利潤明顯高于前者。
一方面,國有壟斷金融體制圍城,使民營資本難以進入高利潤的金融行業。另一方面,實業遭遇融資困難。溫州企業只好轉向民間,據溫州本土經濟學家馬津龍稱,溫州企業70%是靠自有資金和民間融資,甚至有企業達到80%。
陳德榮在亞布力論壇上呼吁:溫州民間借貸不應該被妖魔化。他說:“沒有溫州的民間金融,就沒有溫州的市場經濟,也就沒有溫州的企業家……如果把它跟市場經濟,跟我們企業家精神對立起來,把它妖魔化的話,我認為對溫州是不公的?!?/P>
問題并不僅僅來自民間借貸。記者在拜訪溫州最早從事金融行業的民營企業家蘇方中時,他說:“這輪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體制,銀行作為服務行業,不應該有那么大的利潤。銀行作為服務行業,就不應該與實體產業爭利。如果銀行還與民爭利,中小企業3年不死5年也會死。”
溫州海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奇星也認為,溫州困局產生的根源可概括為這幾句話:源頭在金融體制的不完善;困在股市、樓市的低迷;中小企業死在短貸長用。
而溫州擔保協會會長郭炳鈔憂慮,到第一季度末,是溫州企業貸款還款的高峰期。據人民銀行統計,到3月底,中小企業貸款還款額度大概在1千多億。
政府轉型之“藥”
外界認為,政府“無為而治”在市場經濟初期造就了溫州模式。但面對公共服務不足、發展環境不佳的現狀,溫州自2011年以來推出一系列改革,意圖非常明顯:讓缺位的政府職能到位。
“政府在市場經濟領域的放手無為,并不能推導出在其他領域的無為。”“政府和市場都有一個邊界,要是政府在該你自己做的領域也無為,那就是缺位,那就是失職?!睆娜壐刹看髸?,到政府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再到世界溫商大會,陳德榮反復闡述了有限政府和有為政府的理念。
發展環境不佳,投入不足。溫州2011年開展力度空前的補課。拆違,市區全年拆違近900萬平方米,創歷年之最;綠化,去冬今春全市新增綠地面積408.5公頃,相當于過去6年的總和;投入,溫州2011年投資總額1752億元、投資率52.3%……
政府強化公共服務的做法引起廣泛地贊揚。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陳工孟說:“政府加大力度對城市的硬環境進行改善,尤其是道路、交通、建筑等基礎性公共設施,讓我們看到了家鄉的巨大變化?!睖刂萑f商匯泉電子數碼有限公司董事長葉蓮英說:“這一年來,每次回來都感覺城市形象的變化很明顯。以前從機場回市區,沿途隨處可見臟亂點,而如今都被綠意替代,環境的提升恰恰顯示出政府的服務意識和治理決心?!?/P>
在公共政策創新方面,溫州2011年制定的1個地方金融業創新發展綱領性總方案及8個配套的具體子方案被寄予厚望,這個簡稱“1+8”金融改革創新方案,欲從根本上化解地方債務危機,為民資、民企尋出路。
目前,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已征詢完七部委意見,經會簽后將報到國務院進入審批程序。方案內容涉及允許符合條件的法人作為村鎮銀行發起人;適當設立信托投資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支持各銀行對小微企業實行傾斜政策等。專業人士認為,建設國家金融改革試驗區對今后溫州跨越式發展會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溫州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諸葛雋認為,這或許是溫州模式轉型升級的一次契機,在他看來,改革方案所產生的效應必將會像“亞馬孫蝴蝶”一樣震動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