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深圳分公司負責人19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受損的中海油珠海天然氣海管已修復,在春節前臨時恢復生產,目前供氣量為每天200萬立方米。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高廣生告訴記者,中海油珠海橫琴泄漏管線在本月10日已通過打“管卡”封堵,經過幾天時間的安全檢測,海管在15日上午投入試運行,16日向下游用戶供氣,“目前供氣量可以滿足春節期間當地居民用氣和部分工業用氣需求”。
據高廣生介紹,此次“管夾修復”屬于臨時性修復措施,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安裝壓力驅動的“掃線球”,花了兩天時間對三百多公里海管進行清掃,然后,對管線采取超過平時工作氣壓的氮氣加壓方式,并派出潛水員下水作業,觀測用“管卡”封堵泄漏點會不會出現泄漏現象,經過三天的檢測,確定臨時修復的管線的安全性后,才恢復試運行供氣。
下一步,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將加強臨時復產的監控和管理,擇機進行永久性修復工程。高廣生稱:“中海油采取了幾步措施:一是租用海巡船,二是加密巡航的頻率、加寬海管兩側巡檢范圍,三是加密近岸段海管航標的設置密度,四是針對挖沙船頻繁出入情況,加強與海事、漁政、安監、應急等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
去年12月19日,中海油珠海橫琴管線出現泄漏現象,珠海市橫琴新區第一時間在事發地點周邊設置兩道警戒線,并采取各類安全措施,珠海海事局、航道局、漁政管理等部門及時疏散周圍船舶。
后經潛水員水下勘探,發現海管兩個破損點管材向內凹陷,初步判斷周圍挖沙作業痕跡明顯,兩個泄漏點屬于機械外力損傷造成。
高廣生指出,中海油不具備強制執行權力,因此在巡航范圍內即便出現有可能影響管道安全的情況,也只能勸阻,無法強迫挖沙船離開。
高廣生還否定了一些媒體提及的“管線沒有按規定覆蓋石板”的說法,稱“中海油管線是按規劃要求鋪設的,不存在什么‘沒有按規定’的說法。至于未來會不會在海管上加蓋石板,還要經過評估風險才能決定。”(鄭小紅鄧媛雯陳彥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