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屯電動車充換電站昨起試運行,這個世界最大規模純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到底有何過人之處?記者探訪發現,充換電站用電幾乎全部來自垃圾發電和太陽能,形成一個循環經濟的新模式。
5分18秒
一輛乘用車換完四組電池
高安屯充換電站可同時為8輛車換電。在第一條通道,是一個乘用車換電工位。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位地面劃有黃線,一輛純電動海馬汽車緩緩駛入,最終停在工位正中。工作人員講,“整個換電過程全是機械手操作,因此停放最關鍵。”
汽車掀起后備箱,滿滿地裝著四組電池。要知道一組電池65公斤,四組電池加上托盤的重量超過300公斤。靠人力搬運更換十分困難。
根據感應,機械手伸入后備箱,緩緩拉出四組電池。記者注意到,拉出電池的瞬間,車身整體向上翹起。
機械手將充好的電池順利放入后備箱,整個過程非常安靜,幾乎聽不到任何機器移轉的噪音。看了一下表:5分18秒。這是整個換電時間。
“今年配合國家電網共產黨員服務隊進入社區服務,北京市電力公司朝陽供電公司將配備30臺電動汽車,都在這里換電。”北京市電力公司營銷部主任王罡表示。今后隨著電動汽車普及,可以為私家車提供換電服務。
環衛車倒完垃圾在此蓄電
新建的高安屯充換電站每天可為400輛純電動車充換電,規模世界最大。目前主要為電動環衛車提供服務,16噸、8噸和2噸的環衛車都能在此換電。
就拿2噸環衛車充換電來說,過程看似簡單技術卻相當復雜。“先是全自動機器人通過激光傳感器對電池追蹤,確定位置后,控制舉升機和隨動機械配合,確保同步移動,抓取并裝入電池后,實現電池解鎖和鎖止。”北京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中心主任杭洋說。
一項數據顯示,高安屯充換電站每天能同時充電1104塊電池,充電機總容量10080千瓦。配送工位每小時可配送24組電池。換電和配送速度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高安屯位置偏遠,在此建設如此規模的充換電站,出于何種考慮?王罡介紹,高安屯地區有一個循環經濟園區,大量環衛車需要來此送垃圾,而電動車續時里程最長100公里,因此要在此建充換站點,保證環衛車能跑回去。
環衛車為垃圾發電廠送“原料”,發電廠發出電力供應充換電站,充換電站則為環衛車充電,形成一個循環經濟的新模式。
多種能源互補自成微網系統
高安屯與其他充換電站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一座使用多種能源的充換電站。電力來自于附近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同時換電站屋頂裝有光伏發電設備。
據了解,高安屯垃圾焚燒項目每年可余熱發電2.2億度,相當于節省7萬噸標準煤。屋頂是固定的太陽能光板,這種光伏發電系統年均發電量超過26萬度,相當于每年減排400噸二氧化碳。
充電站利用變電站退役的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架集充電、儲能于一體,夜間利用谷段電進行充電,實現削峰填谷及電池的梯次利用。這個儲能系統容量約為4000千瓦,可滿足全站停電情況下站內8小時的工作需要。
此外,考慮到新能源可能發電不穩定,換電站還接入市電作為補充。
“多種能源組成了一個微網系統,這個充換電站也可以看做是微網系統的試點。”北京市電力公司營銷部電動汽車專業工程師陳強介紹說。微網系統,簡單說就是智能電網在用戶側的應用。智能電網建設,一個重點是研究清潔能源如何并網發電,以及如何使用柔性接入技術,實現電動汽車大規模應用。
今后,多種能源互補自己形成的微網系統,將是高安屯項目最大的亮點。
相關新聞
400輛純電動出租車今年上路
北京日報訊(記者 孟為)繼延慶試點50輛純電動出租車后,今年北京多個區縣也計劃開展試點,400輛純電動出租車將會上路,從而使全市純電動出租車規模達到450輛。
今年新增的400輛純電動車中,延慶有100輛,房山有100輛,昌平、懷柔、密云、平谷各50輛。不僅僅是出租領域,2001年起,北京市已先后在公交、環衛、出租等公共服務領域開展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本市已在市政府和本市新能源汽車聯席會成員單位中先期啟動50輛純電動改裝車示范運行,車輛和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已全部到位。
由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支持,積極推進充電站等電力配套設施建設,目前已完成航天橋、延慶、大屯、岳家樓、呼家樓、馬家樓、熊貓環島、西直門、北汽新能源基地等10余座充換電站,目前正在建設小營、四惠等大型充換電站。延慶縣已建成北京首個乘用車充電站,站內共安裝充電樁25座,可一樁雙充,該站主要以“慢充”方式為主。在新增的100輛純電動出租車上崗前,延慶將新增100個充電樁,還將在旅游景點等地點建立快速充電裝置。
據介紹,新增出租車最大行駛里程從之前的140公里提升為165公里,最高速度達到每小時135公里。此外,升級版的電池系統也更為強大,充電后可運營更長時間。本市具有投標資質的整車生產企業主要有北汽新能源汽車公司、北汽福田公司和長安汽車北京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