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60億元產值發展到1500億元要用幾年?福田雷沃重工的答案是10年以內。
當然這只是單純的數據表述,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田雷沃重工)黨委書記梁啟榮告訴記者,公司的戰略目標是成為世界級主流機械裝備制造企業。
跨越式發展
記者問:“您認為,衡量一個企業是否是世界級主流制造企業的標準有哪些?”
梁啟榮回答說:“在我看來,判別的標準可以從技術、市場、人才以及資本四個維度來進行。”
他進一步解釋說,一個企業是否具備引領行業技術發展的能力是判定該企業是否具有國際化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此外,還可以企業產品的市場分布是否具備全球范圍的覆蓋度,是否具有面向全球開放的人才引進、培養模式以及資本的全球化程度來判定。
那么,福田雷沃重工要進入這一陣營,差距還有多大呢?10年能否達到呢?
對于此問題,梁啟榮并不避讓。他承認,現在福田雷沃重工距離成為一個世界級企業在多方面還有著很大的差距。但他同時也很鄭重地說,目前我們已經在縝密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完成了企業“十二五”和“十三五”的戰略規劃,這種規劃是基于企業自身資源和能力稟賦,以及國內外產業發展前景基礎上的,只要在“內涵增長、結構調整、全球化”經營方針的指引下扎扎實實做好每一步,實現世界級主流機械裝備制造企業的戰略目標還是有把握的。
記者了解到,福田雷沃重工成立于1998年。企業成立后短短十幾年,已由一個員工數百、產品單一、銷售收入不足千萬元的小廠,迅速成長為員工超過萬人、銷售收入超過160億元的現代化大型產業裝備制造企業。
現在的福田雷沃重工,主營農業裝備、工程機械、車輛制造三大業務,2011年雷沃品牌價值達143.11億元,位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第64位。
特別值得稱道的是,“雷沃”品牌自2008年以70.15億元入選以來,四年間實現了翻番增長,成為近年來品牌價值增長最快的品牌之一。
截至目前,福田雷沃重工主導產品雷沃谷神聯合收割機銷量連續11年居行業首位,市場占有率超過70%;雷沃大中馬力拖拉機、福田五星三輪摩托車連續7年銷量行業領先,雷沃工程機械業務高速、健康發展,市場競爭力持續攀升。
可以說,福田雷沃重工用十幾年時間走完了多數企業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以自身實踐詮釋了科學發展的強大生命力。而這些,也為福田雷沃重工“十二五”實現由大到強、由“國內一流”向“世界主流”的跨越夯實了基礎,贏得了先機。
內涵增長
梁啟榮強調說,現在福田雷沃重工的兩大主營業務農業裝備、工程機械的競爭對手并不乏約翰迪爾、卡特彼勒等世界一流企業。“要與他們搶食,自身必須強大。”
那么如何強身健體呢?福田雷沃重工給出的答案是內涵增長。
對于“內涵增長”的功用,梁啟榮說它從某種程度上可以使一個“依靠外延擴張獲得增長”的企業,向“用能力的提升保證業務的發展”轉變。
也正是這四個字,使得福田雷沃重工一改往昔給人速度制勝、善于把握機遇的印象,顯得更加沉穩、樸實。這也正如一個男子,步入而立之年后,少了幾許輕狂,而更為睿智沉著。
慢慢解析,我們不難發現,在改變外在風格的同時,福田雷沃重工的內在不管是技術突破、市場開拓、人才儲備還是金融服務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大幅的升級。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這些正是梁啟榮回答記者衡量世界主流裝備制造企業的要素。
研發方面,福田雷沃重工堅持“世界標準”的產品研發定位,搭建起了歐洲、日本、天津、濰坊“四位一體”的研發體系,同時,在公司總體研發架構下,對農裝、工程機械、車輛三個獨立業務分別設立了自己的技術中心。
為強化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福田雷沃重工每年拿出營業收入的3%~5%用于研發。近幾年來,企業已累計投入研發創新資金20多億元。
市場方面,福田雷沃重工敏銳意識到,農業裝備和工程機械行業是對終端營銷服務能力要求較高的產業,為此公司在渠道建設上面下了苦功,比如規劃建設4S店,實現終端營銷服務作業的標準化和品牌化。著力打造集銷售、服務、風險控制為一體的終端分銷服務網絡系統,以實現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此外,公司強化了品牌建設。在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專業展會上統一采用雷沃金剛作為產品形象代言,并把攜手好萊塢專業廣告制作團隊打造的以變形金剛為主形象的雷沃工程機械廣告片,投放在央視黃金資源——《新聞聯播》后播出,開創了雷沃裝載機第一街舞和挖掘機漂移為代表的終端體驗式營銷方式,進一步強化了受眾的品牌認知。
人才方面,除了加大力度吸納人才,福田雷沃重工還加快內外部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建立領導力、專業力、國際化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中心。
為了感召、激勵、吸引和留住人才,福田雷沃重工建立了高科技人才發展基金,積極創新薪酬體系、優化中長期激勵機制,合理調整薪酬結構,搭建配套的全球績效管理體系和崗位測評體系,積極為員工創造“隱性福利”,形成了一套既有一致性又存在差異化的薪酬策略,有效促進了人才成長。
金融服務方面,福田雷沃重工并不是被動參與。比如公司從2010年就對金融業務組織體系進行了升級,成立了匯銀擔保公司和匯銀租賃公司,搭建了全新的金融業務平臺,并以此為核心實現產業全價值鏈運營的商業模式創新。
通過搭建全新金融業務體系,福田雷沃重工金融業務逐漸走向了良性發展的軌道,對實體業務支持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到2015年匯銀擔保公司和匯銀租賃公司將具備為全球數一數二的機械裝備制造運營商提供金融服務的能力,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實現金融業務產業化經營。”福田雷沃重工副總經理、匯銀擔保公司總經理王恩民說。
結構調整
當然所有的這些能力,最終還是要靠產品來表達。農業裝備和工程機械是福田雷沃重工的兩大核心業務。
針對農業裝備,福田雷沃重工有針對性地推出了大馬力、高技術含量產品,而工程機械裝備則更側重高可靠性、全新平臺產品,用技術突破來破解行業發展瓶頸。
福田雷沃重工副總經理王玉榮說,2011年公司成功銷售了幾十臺6kg/s大喂入量收獲機,得到了用戶認可。此舉表明福田雷沃重工在大喂入量收獲機領域實現了突破。他透露,由于福田雷沃重工的產品開發一直秉承著全球市場的定位,因此接下來公司會繼續在8kg~12kg/s產品上下功夫。“國外收獲機械主流產品喂入量相對都比較大,這和目前國內完全不一樣。”
在拖拉機產品上,王玉榮表示現在雷沃為代表的前三家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在60%以上,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因此公司對這塊業務的發展重心是科技創新。比如目前國內100馬力以上拖拉機在動力換擋技術方面尚不成熟,而這將是其要努力的方向。
與此同時,雷沃工程機械業務也風頭正勁。在裝載機領域相繼推出了雷沃ETX958、ETX966等ETX裝載機新家族成員。目前,雷沃裝載機已經形成了4大系列、9種型號、100余種產品資源組合,尤其是FL955F沙漠金剛裝載機產品的投放,有效覆蓋了不同市場需求。據統計,2011年雷沃裝載機僅ETX系列產品就實現銷售超過2000臺。
挖掘機方面,雷沃FR225E正流量液壓系統挖掘機則是福田雷沃重工2011年依托四位一體的研發體系在EPC(電控正流量)技術進行突破,而開發出的新一代液壓挖掘機。
據介紹,該款機型以電控為核心、三階段排放發動機、高可靠性液壓件為核心技術,通過運用歐洲研發中心提供的EDS挖掘機控制技術,實現動力、液壓與負荷最佳自適匹配,使得該款挖掘機整體效率提高了10%,油耗降低了6%。
謀劃未來
既然福田雷沃重工未來的戰略目標是成為世界主流裝備制造企業,那么產品結構升級只是其中一個環節。
但一個企業要完成從低成本優勢向品牌優勢的轉型,僅僅是產品結構升級并不足以解決,當然也不可能達到,還需要明確的戰略定位、管理能力升級、強化對核心資源掌控能力以及全球化人才。
梁啟榮對記者說,由于福田雷沃重工把眼光放在未來,因此“十二五”期間,他們更注重夯實基礎,做品牌,做產品,做網絡服務等。
實際上,在記者看來,福田雷沃重工現在所準備的一切都可以用一度很流行的一句話來總結,這就是溫家寶總理曾說過的:“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