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產業迄今為止最為激烈的一次戰役,在張家口市張北縣打響。代表了當今所有企業類型的五大主角,在新能源版圖上展開貼身肉搏。他們知道,為了明天的市場,哪怕賠本,也必須打贏這場硬仗。國家電網最終大面積應用的技術路線和企業,才是最終的勝者,才是儲能行業真正的主角。
儲能角斗場
首個國家儲能示范項目儼然已經成為儲能企業的角斗場,角斗場上的主角們為了明天而戰斗。
作為北京普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普能公司)董事長的俞振華剛剛打贏一場戰役卻又不得不面對下一場戰役。一年前,他的普能公司為液流儲能的主流身份而戰;半年前,他的普能公司在液流儲能中的主流地位而戰;而此時,他的普能公司為液流儲能的主流市場地位而戰。
他這次面對的是四個對手,以一敵四的窘境讓他背后竄出絲絲涼意。對面戰事不斷。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比亞迪)與帶有央企背景的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下稱中航鋰電)的戰斗從華南的深圳一直持續到華北的張家口。
一直不露聲色的外資新軍東莞新能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ATL)(下稱ATL)悄然奪得“第二標王”的寶座,挑戰比亞迪。
頂著魯冠球光環的萬向亦在一旁虎視眈眈。
這里就是國家電網設立的角斗場,他們就像激情悲壯的角斗士。
張北戰場 作為我國首個大型儲能示范項目,國家風光儲輸示范項目從確定建立之初就備受矚目,而該項目真正的意義被定義為對新電池技術應用解決方案進行研究。 “誰進入這個項目,誰就已經進入國家軌道,誰就在未來的市場占有了一席之地。”雖然俞振華們坦然承認都在賠錢接單,但仍要承接這個項目,其根本原因是該項目遠遠不只是經濟層面上的價值體現,而是我國儲能電池市場未來格局的初形成。 這是個在兩年前由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電網公司共同啟動,總投資約150億元的示范項目,其占地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開發規模為500兆瓦風電、10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110兆瓦化學儲能。這是我國首個風光儲輸示范項目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集風電、光伏發電、儲能及輸電工程四位一體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是國家電網公司建設堅強智能電網首批重點工程中唯一的電源項目。 同年6月,風光儲項目一期工程落戶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計劃建設風電100兆瓦、光伏發電50兆瓦、儲能20兆瓦,總投資約33億元,由國網旗下的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具體實施。 選定張北縣是因為這里有著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經測定,張北縣壩上地區全年有效風能儲量可達1436千瓦時/平方米,全年有效風速時數達5200~7000小時。同時,張北縣的日照條件也很好,全年平均日照時數2897.8小時,全年活動積溫2448℃。正因為有著冬春日照短、風力大,夏秋日照充足、風力弱;白天日照強、風速小,夜晚無日照、風速大等氣候特征,這里就成了風能與太陽能在時間和空間上有著極強互補性的最佳場所。
一時間,這個以避暑旅游聞名的小縣城成為風電、光伏、儲能企業爭相競逐的焦點。 相比順利招標的風電、光伏項目而言,張北項目中的儲能招標卻是一波三折。 2010年5月27日,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招標人身份發布了《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一期工程大河光伏及儲能電站電池儲能系統采購招標公告》,此次招標只招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設備采購兩個包,一個電池容量為14MW(兆瓦)×4h和一個4MW×6h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及其配套35kV升壓變及高低壓配電裝置。 而在招標公告發布近一年的時間里卻沒了下文。 “招標終止主要是因為關于儲能電池的技術路徑一直處在爭論中,如果貿然將示范項目全部都給了磷酸鐵鋰,其他儲能的技術就失去了產業示范的途徑,這對于尚且沒有完全明晰的儲能電池產業路徑而言,有失公允,也不利于我國儲能產業路徑的最終選擇。”一位知情人士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透露。 在時隔近一年后,張北儲能項目的招標再次啟動。2011年3月23日,中國采購與招標網發布了《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一期)儲能設備采購招標公告》,并于4月15日發布《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一期)液流電池系統采購二次招標公告》。這一次,以俞振華的普能公司為代表的液流儲能進入了招標目錄,也成為除原定的磷酸鐵鋰之外唯一進入目錄的技術流派。 這次招標公告由原來的兩個包改分為了五個包,其中四個都是磷酸鐵鋰電池系統,分別為:6MW×6h、4MW×4h、3MW×3h和1MW×2h。最后一個包是采購2MW×4h的液流電池系統。 這對于處于液流儲能全球龍頭位置的普能公司的確是個好消息,對于俞振華而言,拿下這個合同順理成章。國內唯一與普能公司有競爭實力的融科儲能因為沒有兆瓦級項目經驗,所以對普能公司沒能構成威脅。“融科儲能的科研主體是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它的電池雖然在實驗室穩定運行了好幾年,但是沒有兆瓦級的生產能力。” 一位接近融科儲能的業內人士透露。 最終,俞振華的普能公司如愿中標2MW×4h的液流電池系統。 在另一端,磷酸鐵鋰電池項目爭奪戰也在進行。比亞迪、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下稱萬向公司)、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和ATL都在招標公告發出的一個月內提交了競標標書,最后提出競標的中航鋰電顯然給這場戰斗添加了最大的懸念。
這場戰斗里匯集了當今國內所有的企業體。
國內儲能行業元老比亞迪為民營上市公司;ATL是2005年被日本TDK集團全資收購的外資企業;萬向公司是著名民營集團企業萬向集團的下屬公司;中航鋰電是有著央企中航工業集團背景的國有企業。雖然表面上招標四個包,四家企業分似乎順理成章,但大小項目如何排序依舊是爭奪的焦點,而之前比亞迪高調宣布投標兩個包讓這場戰斗更徒增了懸念。 “示范項目就是要讓有能力的企業都要展示自己的實力,比亞迪中標兩個包是不可能的,而大小項目排序也是根據企業的技術應用實力進行的,完全是實力的比拼。”一位熟知張北儲能項目招標的人士表示。 最終,比亞迪沒有中標兩個包,但中標了磷酸鐵鋰項目最大的6MW×6h的包,ATL中標4MW×4h,中航鋰電中標3MW×3h,萬向公司中標1MW×2h。雖然看似皆大歡喜,實則暗戰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