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天津市本土企業中交天津航道局控股公司中交天和機械設備制造公司研制的、當前世界最大的泥水氣壓平衡復合式隧道掘進機——“天和一號”正式驗收、交接,即將投入江蘇省南京市緯三路過長江隧道的工程建設。
“天和一號”開挖直徑達15米,聚集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盾構機生產的、成熟的前沿技術。滿足了實際水壓高達0.74兆帕,掘進距離長達4135米,地質條件包含石英含量極高的砂卵石、強度達120兆帕的巖層、粘土的復合地層長江隧道等的施工要求;滿足每分鐘5厘米的掘進速度,額定推力278400千牛,日最大掘進能力達到20米。
記者了解到,位于江蘇常熟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內的中交天和公司,是素有“中國疏浚業先行者”之稱的中交天津航道局與中和物產株式會社合資注冊成立。該公司主要從事盾構機、全斷面硬巖掘進機(TBM)的設計與制造,大型抓斗挖泥船、大型船用甲板機械、大型鋼結構的制造,以及相關產品的維修、租賃、咨詢和技術服務;具備了年產40臺盾構機、5萬噸大型鋼結構的能力,并可制造直徑達16米級的超大型盾構機。
“天和一號”的制造周期僅僅只有14個月。為做好過江隧道施工所用盾構機的研發、制造工作,中交天和形成了由55名技術人員組成的研發團隊,設立了技術研發中心,開展了超長掘進距離刀盤的研制,可軸向移動100毫米伸縮式刀盤的研制,超大型隧道掘進機專用管片起重搬運系統、口子件起重系統的研制等多項技術攻關。
其中,可推出式滾刀、飽和潛水作業人行閘和可視攝像系統等三項研制屬世界首創;超大型隧道掘進機專用的管片起重搬運系統、14米以上隧道掘進機推進油缸、超長距離盾尾刷等研制均屬國內首創。同時,通過移動驅動部帶動總重達1000余噸刀盤伸縮100毫米,以滿足帶壓換刀作業時刀具的更換空間,大幅縮短換刀的時間,這項技術也是首次在超大直徑隧道掘進機上使用。
據悉,中交天和公司自今年4月份試運行以來,已成功完成秦山核電站用直徑8.28米盾構機、北京地鐵用直徑6.14米盾構機、杭州地鐵首條雙線貫通隧道用盾構機等多臺盾構機的制造工作,并交付使用,客戶評價良好。中交天和生產的上海地鐵用下一代最新機型盾構機,其施工深度可達45米,用于挖掘外徑6.6米的隧道。相比已投入使用的盾構機,該盾構機具有施工速度快、沉降控制好、適應性強等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