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汽車動力總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動力”)發動機廠竣工暨首臺自主品牌發動機成功下線。這不僅意味著北汽集團在收購薩博核心技術后,成功完成了技術的快速轉化吸收,掌握了自主設計研發流程,實現了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心臟”零的突破,也標志著北京汽車擁有了100%自主知識產權且具世界水準的高性能發動機。
北汽動力
形成自主開發設計體系
此次下線的發動機屬于北汽動力B205/235系列,排量為2.0L,是在完全消化吸收薩博渦輪增壓發動機技術上自主研發而成。該發動機采用渦輪增壓中冷、雙頂置凸輪軸(DOHC)、雙平衡軸設計,完全實現了本土化生產,順利完成了高寒、高溫、高原整車試驗,經受了嚴格的臺架性能、熱沖擊和可靠性試驗,全面達到了薩博原機的性能水平。
該發動機具有超強的動力和中低速范圍卓越的扭矩表現,在1800r/min時最大扭矩可達300Nm,5500r/min時功率達153kW。而這樣的性能表現,不僅明顯優于國內自主品牌同排量發動機,即使與國內合資品牌同排量的增壓發動機相比也旗鼓相當,甚至在最大扭矩及功率方面也有所超越。
該發動機率先成功下線得益于北汽集團以核心技術入手打造中高端自主乘用車的發展戰略。作為北汽集團搭建的專業化動力總成平臺,北汽動力成立于2009年8月6日,重點承擔統一籌劃、實施和管理北京汽車自主品牌動力總成業務。2010年2月9日,北汽動力順利實現了由分公司向子公司的轉變。2010年9月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后,北汽動力成為北汽股份公司的重要企業,以及北京汽車自主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注冊資金8.5億元。北汽動力先后通過戰略合作、技術引進、自主開發等多種途徑,掌握并運用了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可變進排氣正時等世界先進技術。北汽動力形成的自主開發設計體系,填補了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動力總成的空白。
2015年北汽動力汽油機產能
將達40萬臺
據了解,位于北京通州經濟開發區東區的北汽動力總成基地現已初具規模,投資40.2億元的生產區一期已完成發動機、變速箱兩個工廠各6萬平方米的廠房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擁有了歐洲先進的柔性生產線,達到了全球頂級的發動機制造和裝配水平。基地占地面積1559畝,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約1000畝,由研發中心、發動機工廠和變速器工廠等構成,計劃投資總額100億元。目前,北汽動力在擁有了2.0T、2.3T發動機的基礎上,正在開發1.5LGDI、1.8T等發動機,并負責北汽株洲分公司1.0L、1.2L發動機的技術及改進;同時還開發了世界先進水平的CVT無級變速箱和MT變速箱。產品結構呈現高品質、節能環保和系列化,為未來北汽自主品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根據“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動力總成基地將形成年產40萬臺汽油機、60萬臺變速箱的生產能力。
北汽集團有關人士表示,此次北汽動力發動機廠竣工及發動機下線,使北京汽車進入了自主品牌汽車全產業鏈布局的新階段,極大地提升了北京汽車的核心競爭力。通州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北汽動力現已成為通州區域內廠房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發展潛力最好的企業。北汽動力的快速建設發展,帶動了通州產業結構升級,為通州經濟開發區作為中關村國家示范區注入新的強勁動力,有效提升了通州的競爭力、影響力和吸引力,成為拉動通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此次下線儀式上,原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發動機廠技術廠長、原市政府外籍專家唐納德·格雷表示,自己非常有幸參與了北汽動力發動機廠工藝方案制定和設備選型等工作,并為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建成一個世界級水平的生產線和達到本土化的自主發動機的優越性能感到震驚。他認為北京汽車創造了一個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