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成都平原上演了一幕“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歷史傳奇。兩千多年后的今天,在同一片土地上,四川決心再造一座“產業成都”,續寫新的傳奇。25日上午,隨著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的一聲令下,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拉開大幕,正式進入實質性的建設階段。有關人士認為,“天府新區”將在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基礎上,為四川經濟乃至西部內陸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據介紹,今年3月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成渝經濟區規劃,并于5月5日正式下發《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當中明確要求四川“規劃建設天府新區”。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復的《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總體規劃(2010—2030)》,天府新區的范圍涉及成都、眉山、資陽3市的7個縣(市、區)、37個鄉(鎮),規劃面積1578平方千米。該區域將以“集約、內涵、綠色”為發展理念,“國際化、世界級”為發展定位,努力培育“高技術產業基地”和”高端制造業基地”兩個萬億以上的產業基地,最終形成以現代制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集聚、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
區域經濟學家林凌認為,天府新區”作為內陸開放門戶,是內陸面向歐亞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成為西部地區與全球經濟、技術、信息、文化流與合作的通道和平臺。“天府新區”的建設可以吸引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核心為高技術產業基地和高端制造業基地,前者以電子信息為龍頭產業,做大做強新能源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技術等高技術產業;后者以汽車研發制造為重點,發展航空航天、工程機械以及節能環保設備等高端制造產業,“兩個基地的產值都將在萬億元以上”。
以成都和重慶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一直是引領中國西部發展的重要力量。天府新區建設將通過再造一個“產業成都”,與成都中心城區一道,共同構成成渝經濟區成都發展核,以此進一步推動成渝經濟區區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增長,使之成為既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后,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強有力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