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業內消息 |
|
入世十年,中國工程機械國際化步伐鏗鏘
|
【世界機械網】 時間:2012-01-19 來源:本站整理 【收藏本頁】
|
十年前的12月11日,經過多輪艱苦談判,中國正式加入WTO。
十年磨一劍。回望這十年,在10月14日第110屆廣交會期間舉辦的“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周年論壇”上,溫家寶總理在講話中用三個“重大變化”進行了高度概括:“中國的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對外經貿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今年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總結說,這十年,中國出口規模增長了4.9倍,進口的規模增長了5.2倍,GDP增長了3.3倍,經濟總量躍居到了世界的前二位。中國累計利用外資超過1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達到590億美元。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3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國、第一大出口國。
同樣,回顧中國工程機械這十年的國際化進程,精彩紛呈,可圈可點。前五年和后五年正好形成一個明顯的“分水嶺”:在2005年進出口逆差大幅收窄到1.2328億美元后,2006年華麗轉身形成10.89億美元的順差,為中國工程機械“十一五”的國際貿易開了個好局。2008年出口額更是達到創紀錄的134.2億美元。
經過這十年的國際化大膽嘗試和歷練,中國工程機械的出口方式由外貿公司轉向以企業自營出口為主;由貼牌轉向以企業自主品牌出口為主;由主要向第三世界國家出口轉向發達和次發達國家;出口地區由游擊戰轉向陣地戰;銷售模式由直銷轉向代理制。同時,在開發海外市場過程中,產品性能質量也不斷提高,知識產權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海外銷售渠道和服務網絡日趨完善,海外投資和資本運作步伐加大,中國工程機械整體的國際化戰略布局初見端倪。
可以說,經過這十年的國際化經驗積累,中國工程機械已經成為國際市場主要競爭者之一,企業對國際化真正內涵的理解和運作實踐也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工程機械出口額增幅將達到25%左右。
|
免責聲明:
|
|
1、本文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