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公司宣布,歷時兩年自主研發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投入量產,并裝備在即將上市的長城騰翼C50轎車上。比亞迪公司宣布,搭載了1.5T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和雙離合變速器的比亞迪G6中高級轎車,將于9月26日在長沙率先上市。
兩款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量產和投放,說明自主品牌汽車在動力總成研發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打破了國外對渦輪增壓先進發動機的壟斷。
渦輪增壓技術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隨著國內油價不斷走高和對汽車節能減排的日益重視,渦輪增壓技術在國內開始得到迅速推廣。
T字頭,是英文渦輪增壓(Turbo)第一個字母。全球渦輪增壓技術的領先者——霍尼威爾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首席執行官沈達禮介紹說,渦輪增壓器是一種小型噴氣式發動機,可驅動普通發動機在體積更小的情況下提供更大的功率,還可以減少20%—40%的燃料消耗和20%—40%的二氧化碳排放。
渦輪增壓技術既節能又減排,在汽車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歐洲有50%的汽車使用了渦輪增壓技術,而國內使用渦輪增壓技術的汽車比例很低。
近年來,大眾、通用、福特等跨國汽車公司在華合資企業紛紛引進渦輪增壓發動機,并取得了巨大的市場成功。
大眾汽車把先進的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TSI以及雙離合變速器DSG引進到中國,并實現本地生產。這一黃金組合大大降低了汽車的油耗和排放,產品受到市場熱捧。過去5年,大眾汽車在華合資企業生產的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20%以上。
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成為市場新寵
早在2007年,華晨汽車就率先在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中推出1.8T渦輪增壓發動機。在節能減排的全球趨勢下,排量更小、動力更大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成為市場新寵。而目前國內汽車市場上,僅有大眾旗下品牌可提供1.4TSI發動機。
長城汽車主管技術研發的副總裁黃勇告訴記者,長城1.5T發動機,不僅是國內首款1.5L量產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也是國內首款鋁合金缸體增壓汽油機。發動機重量下降20%,整車油耗下降16%,功率提升25%左右,實現了低油耗、低噪音和低排放。
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助理李云飛介紹說,比亞迪研制的1.5T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雙離合變速器,這種先進動力組合集低油耗、低排放、強動力于一身。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合資品牌引進此動力組合。比亞迪這一技術的出現,開啟了自主品牌先進動力總成技術新時代。
目前,吉利、江淮、天津一汽等國內汽車企業也在研發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奇瑞正在研發0.8T發動機。研發和推廣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正在成為國內汽車廠家的一個趨勢。
自主品牌核心技術一大突破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黃永和談到,近來,在國家汽車自主品牌戰略推動下,自主品牌汽車進步神速,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但是在先進發動機、自動變速箱等領域,自主品牌與國外還有較大差距。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認為,打破關鍵汽車零部件的“瓶頸”,是自主品牌汽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先進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量產和投放,打破了外資壟斷,使自主品牌在汽車發動機核心領域拿到了重要的話語權。
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葛紅表示,中國要從汽車大國轉變為汽車強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是關鍵。其中自主品牌汽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尤其在發動機等尖端領域實現自主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小排量先進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問世,不僅僅是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在核心技術領域探索的階段性成果,也是自主品牌汽車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取得的豐碩成果。
據有關機構測算,作為傳統能源汽車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預計到2015年,國內生產的汽油發動機汽車將有54%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