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塞繆爾?斯亞(Samuel K.Sia)研發了一款創新的微流體整合診斷儀,這款儀器被稱為mChip(mobile microfluidic chip, 移動微流體芯片)。該設備能夠在芯片上將復雜的化驗過程簡化執行,并有助于在偏遠不發達地區實現醫療診斷。 在最新的《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網絡版上,斯亞發表了這種廉價的功能性診斷儀的工作原理,包括對微流體的操控,以及納米粒子如何在資源極其匱乏的設定下成功運作的。 斯亞及其研究團隊在盧旺達進行了四年的研究,他們和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以及其他三所盧旺達的非政府組織展開了合作。他們以數百位患者為研究對象,只需用mChip從患者體內獲取些微指血,15分鐘以內,患者的檢驗定量結果就會顯示出來,該技術對新生兒同樣有效。這種新技術極大地降低了檢測和治療之間的間隔時間,醫療工作人員們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輕易地獲取診斷數據。 斯亞介紹說:“我們設計出信用卡大小的一次性診斷工具,能夠在數分鐘之內給出血液測試結果。這個創意令大型的診斷測試能夠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們所用,他們就無需強制性地去醫院進行血液檢查,甚至等待數天才能拿到結果。”儀器內部的微芯片由噴射造型法集成,其中包含微型的測試管和化學物質,芯片的價值在1美元左右,整個設備大約價值100美元。斯亞希望用這款儀器在發展中國家幫助偏遠地區的人們(尤其是孕婦)診斷感染性疾病,例如艾滋病或其他性傳播疾病。 mChip芯片研究的合作方之一是新創公司卡拉洛斯診斷公司(Claros Diagnostics Inc),該公司于2004年由斯亞參與聯合創辦,并獲得了風險投資。不久前,該公司被授予《麻省理工科技創業》TR50最具創新的50家公司之一。該公司研發的另一版本mChip能夠測試前列腺癌,目前已獲準在歐洲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