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遲于今年歲末或明年年初在全球上市的新一款奔馳、寶馬,其中一部分將被打上“黃巖烙印”。施瓦茲是德國奔馳總部模具采購高管,他前不久在浙江賽豪實業有限公司考察時說:“你們開發的導光體模具產品,我們將在新一款奔馳轎車上使用。”
奔馳總部派高官直接赴中國模具企業“探底細”,這是第一次。以前他們是通過OEM(協作生產方)來了解國外企業情況的。“導光體車燈技術含量很高。”施瓦茲介紹說,目前世界上能夠開發導光體模具的企業很少,黃巖的賽豪是中國唯一一家。
星星點燈:光源需求僅為LED的十分之一 “這就是導光體。”賽豪董事長虞偉炳手里緊攥兩根白色狀塑料管,生怕掉在地上。
盡管賽豪一直以開發高端產品為主,始終堅持“與世界尖端技術同步”的技術理念,但去年當客戶談到導光體時,虞偉炳還是覺得十分陌生。
“這種產品只需一點光源,在沒有燈泡發光的情況下,就可形成一條漂亮的光帶,還可根據光源變換各種色彩,被形象地稱為‘星星點燈’。”客戶的這番話引起了虞偉炳的濃厚興趣。
“光源需求僅為LED的1/10,也就是說可節約90%的光能,而且更加環保,在發達國家剛起步。”虞偉炳一字不漏地聽完對方的話,渾身來了勁。
對于LED(發光二極管),虞偉炳是比較熟悉的,這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固態半導體器件,白光LED的能耗僅為白熾燈的1/10,為一般節能燈的1/4,目前正在世界各地普及。而對于能耗僅為LED1/10的導光體,虞偉炳則是聞所未聞。
賽豪為世界知名企業開發過不少高端模具,但接到這樣高端的模具訂單,虞偉炳還是有點受寵若驚。可仔細琢磨訂單時,虞偉炳有點傻了眼,因為———精細入微:精度要求超出最先進設備的范圍
剛接到產品數據時,虞偉炳和他的研發團隊感覺這個產品“貌不驚人”:“體積小,造型簡潔,僅由幾條相連的塑料條加兩邊有規律的齒紋組成,沒客戶說的那么難。”
不久,他們就覺得自己“輕敵”了:“簡單的外表下,隱藏著很多技術難點。”
一個最大的技術難點是,兩側齒紋的精度必須控制在0.01毫米以內,否則產品無法導光或者導光不均勻。這讓虞偉炳倒吸一口冷氣:“我們有世界上最先進的五軸加工中心,但最高加工精度才達到0.02毫米。”
退路已經沒有。虞偉炳的話斬釘截鐵:“機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他們對加工中心的工裝夾具進行自主研發,使夾具的定位更加精準;對刀具進行更換,采取專門用于精加工的日本OSG刀具;挑選最優秀的技術人員進行加工。
賽豪開發的導光體模具終于達到了客戶十分苛刻的精度要求,這個精度超出了目前世界上塑料模具行業先進設備所能企及的程度。
“技術人員在加工過程中對技術參數的判斷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虞偉炳說,“我們在使用新裝備的過程中,十分注重數據的積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真正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光亮如鏡:光潔度達到模具行業的最高級別 賽豪眼下開發的另一副導光體模具即將完工。這副模具就像鏡子一樣光亮,站在前面,記者和虞偉炳“原形畢露”。
拋光是模具開發的一道重要工序。負責拋光技術的鉗工老師傅說:“這副模具的光潔度要求特別高,就跟鏡子一樣。這是模具光潔度的最高級別。”
把鋼鐵制作的模具,變成跟玻璃制作的鏡子一樣光亮?這在一般人眼里簡直是個奇跡。
但技高一籌的賽豪技術人員自有辦法,先是用砂紙拋光,拋光到一定程度后,再用鉆石膏拋光。
模具拋光乍一看是個粗活、技術含量不高———在模具表面慢悠悠地磨來磨去,機械地做著重復的動作。
“模具的拋光,尤其是最終鏡面式的拋光,是一種高超的技術和藝術。”虞偉炳解釋說:“模具表面的凹凸感,往往只有千分之二、三毫米,完全要靠手去感覺出來。否則你不知道往哪里打磨。”
模具的材質也大有講究。虞偉炳說:“導光體模具的材質全部采用耐磨性、拋光性好的瑞士不銹鋼,另外還通過淬火增強硬度,既延長模具使用壽命,又可提高光潔度。”
技術難點一個個被攻克,看到即將成型的導光體模具,施瓦茲說:“我在全球考察過很多企業,只有在德國看到過這類模具的成功開發。想不到中國的賽豪也能開發成功,了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