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威震寰宇的汽笛鳴響,我國第一臺SF35100型300噸交流傳動電動輪自卸車緩緩駛出生產車間。 電傳動礦用自卸車是《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中確定的我國裝備制造業需要重點突破的16個關鍵領域的產品之一。該類產品自1963年問世以來,因其底盤結構簡單、操作輕便靈活、運行經濟性好,已成為大型露天礦開采運輸的關鍵設備,承擔著世界上40%的煤和80%的鐵礦石的開采運輸任務,在礦產資源露天開采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盡管我國早已形成220噸及以下電傳動礦用自卸車的生產能力,但從整體技術水平來看,電傳動礦用自卸車的發展仍落后于發達國家,受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限制,300噸以上級別的電傳動礦用自卸車長期依賴進口。湘電集團作為我國最早的電傳動礦用自卸車制造商,國家定點的技術研發單位和標準制定者,在成功研制出108噸、154噸、185噸和220噸電動輪自卸的車基礎上,加大產品開發力度,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300噸交流傳動電動輪自卸車,從而打破了我國300噸電動輪自卸車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標志著我國電傳動礦用自卸車全面實現國產化。 300噸交流傳動電動輪自卸車集機、電、液等集成技術與高新技術于一體,世界上僅有美國、白俄羅斯、日本等少數國家具有生產能力。中國工業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臺型號為SF35100電動輪自卸車確實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輪胎直徑高達3.75米,載重量達300噸。 開發過程中,湘電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湖南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攻克了多情境的整車虛擬設計技術、大功率交流變頻調速牽引及控制技術、液壓系統集成性能分析和優化設計等技術難點。大車的主要特點是技術含量高,動力強勁、排放低、節能環保;交流驅動系統堅固有力、動力性能優越,工作可靠、效率高;免維護的濕式油冷制動器,制動效能穩定、操縱輕便靈活;符合人體工程學標準設計的駕駛室,滿足SAEJ1040S標準對承受沖擊力和能量吸收的要求;設有車輛管理系統、車載稱重系統、推進裝置監控系統等配置。 據悉,國家質檢總局已于2010年5月28日批準湘電集團籌建“國家工礦電傳動車輛檢驗中心”。目前,湘電集團已成掌握電動輪自卸車整車設計制造技術,形成產品系列和批量生產能力。今年,220噸大車榮獲國務院授予的“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該公司在大型礦山裝備及相關產品領域擁有技術專利達200多項,已累計為我國各大露天礦山提供近1000臺套整車。 在國產首臺300噸電動輪自卸車成功下線當天,國家能源局還在湖南湘潭主持召開了300噸電動輪自卸車產業發展研討會。中國工業報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國家能源局“十二五”政策取向是著力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能源生產方式變革和能源利用方式變革,實現提高能源加工轉換效率,逐步構建現代能源產業體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湘電重裝、中煤集團、神華準格爾等參會單位代表普遍認為,隨著政策細則的不斷推出,我國大型礦山裝備產業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