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北京8月18日電 日本《朝日新聞》8月11日刊登一篇報道,題為《美國等發達國家面臨“日本化”的風險》,摘編如下: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8月9日召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實際上的零利率至少維持到2013年中期。這是一項大膽的決斷。在該委員會的10名委員中,有3人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提出的這項建議表示反對,理由是在政策上將失去靈活性。
“這與日本銀行過去的做法完全相同。”美聯儲前貨幣事務部主任萊因哈特在接受《朝日新聞》的采訪時評價說。
美聯儲在2008年12月將短期利率目標設定在零至0.25%的水平,開始實行事實上的零利率政策。這樣做是為了渡過當時的金融危機。如果這一政策要持續到2013年,那么將會維持近5年。1999年2月以來日本曾斷斷續續地實施了長達10年的零利率政策。
曾經擔任過財政部長等職務的薩默斯6月份曾經在路透社的欄目中指出:“美國正處于‘失去的10年’的過程中。”房地產泡沫破滅,造成資產價格下跌、失業率高企、消費低迷,日本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伯南克主席過去曾經批評日本央行拿不出對策。但在6月份舉行的記者會上他坦言:“與10年前相比,我對央行有了更多的同情。”雖然實行了“零利率”,但經濟并不見起色,發達國家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日本化”趨勢。
伯南克主席6月下旬曾經表示:“我們的情況與去年8月完全不同”,強調了美國經濟的好轉。當時向市場大量注資第二輪量化寬松已經結束,美聯儲正在考慮何時退出寬松的貨幣政策。
然而,6月份的就業統計數字顯示就業人數增長大幅度減少,調整后的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回落到了接近負增長的水平。
由于投入巨額的財政資金,美國政府已經背上了逾14萬億美元的債務。政府試圖提高債務上限,卻遭到了在野黨的強烈反對。
除了借助寬松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外,已別無選擇。市場方面也催促美聯儲這樣做。美聯儲不采取行動,股價下跌的趨勢就難以遏止。
英格蘭銀行(中央銀行)8月10日公布的關于通貨膨脹的報告顯示,英國在今后很長時間也會實行超低利率。2009年春季以來,該行一直以經濟復蘇乏力為由,將利率維持在0.5%的水平,實際上等于零利率。報告再次下調了對英國經濟增長前景的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