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鐵礦石價格趨于高位震蕩,礦山方面在鐵礦石定價方面也開始有所轉變。周三,力拓方面的消息稱,公司可以向鋼廠客戶提供新定價協議,比如月度定價。業內人士認為,堅持季度定價的力拓向提倡月度定價的必和必拓靠攏,意味著已成趨勢的鐵礦石定價短期化進程又向前推進了一步,而月度定價離鐵礦石金融化又近了一步。
鐵礦石價格高位震蕩
隨著港口庫存量的增加,鐵礦石巨頭也不得不下調礦價。
近日,力拓對外宣布,對中國鋼廠第三季鐵礦石價格小幅下調。據外媒報道,全球第二大鐵礦石廠商——力拓已通知中國鋼鐵企業,三季度粉礦長協價格定為2.7234美元/干公噸度,塊礦為3.0109美元。
據測算,按照62%品位折算,力拓三季度粉礦價格為168.85美元/噸(FOB),較二季度下跌2.5美元/噸;三季度塊礦價格為186.67美元/噸(FOB),較二季度下跌5.91美元/噸。
筆者近日從有關渠道了解到,目前鐵礦石壓港情況日益嚴重。礦山按照正常的合同量發貨,但鋼廠提貨速度卻明顯下降,造成港口鐵礦石庫存量持續上漲。
分析師認為,目前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量處于歷史高位,國內礦產量釋放加快,加之歐美地區粗鋼產能釋放率處于低位,鐵礦石需求疲軟,后期鐵礦石價格仍存在一定的下跌空間。
力拓欲轉向月度定價
鐵礦石價格受制于中國鋼廠近期疲軟的鐵礦石需求導致礦山方面也對定價模式開始有所轉向。
本周三,《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報道,力拓公司市場總監WarwickSmith表示,力拓的客戶可以選擇新的定價模式,“比如月度定價、指數定價等等。”而不一定只按照現有的季度定價體系進行。月度定價模式預計在三季度合同期結束后推行。這一表態被市場認為是力拓對更短期化定價模式的支持。
不過,力拓方面在當天給出的回復中稱,力拓的定價模式首先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的,力拓會考慮市場尋求更為短期定價模式的需要和趨勢;其次,力拓不會強行給客戶推行一種定價模式,保持著一種開放態度;此外,由于季度定價模式目前維持的時間不長,還需要對這種模式進行評估,評估哪種模式更有利于力拓與客戶雙方的利益。 這一策略與必和必拓非常相近,作為指數化定價的首倡者,必和必拓早些時候已經開始向客戶提供多種定價體系方案,包括季度、月度乃至全現貨,并稱“鋼廠可以自由選擇”。這被市場視為鐵礦石定價逐步短期化的重要發展。
盡管力拓沒有確定推出月度定價的具體時間,但相比于該公司此前的觀點,已經表明其擁有推月度定價模式的意愿。業內人士也推測力拓啟用月度定價模式幾成定局。而力拓公司中國區總裁鮑誼安今年1月底在媒體見面會上重申,力拓將繼續沿用季度定價模式。但從力拓目前的態度轉變來看,礦山顯然無法真正拒絕短期定價體系的推進。
中國鋼廠處境將更難
今年年初,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一紙通知”,宣布以月度定價形式代替執行不到一年的鐵礦石季度定價機制,而彼時力拓與另一鐵礦石巨頭巴西淡水河谷并未跟進。
分析師表示,目前鐵礦石進口秩序非常混亂,鋼廠進口鐵礦石結算方式多種多樣,有協議價也有季度價、月度價,還有鋼廠用協議礦并兼用現貨礦。
但是向現貨定價模式進一步靠攏仍是不爭的事實。分析師指出,從澳大利亞運一船鐵礦石到中國,一個船期約為20天,從印度和巴西運到中國則為30天或以上,“這意味著,一個船期一個價格,月度定價顯然令鐵礦石價格金融化又推進了一步。”
有鋼廠負責人表示,“目前三大礦山主導鐵礦石定價,實行月度定價目的無非是為了自身利益。但對于中國鋼企而言,從年度到季度再到月度定價,(中國鋼企)成本將會徹底被控制,而在產品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利潤也必然會被控制,中國鋼企的處境將會更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