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6-27 9:06:11
汽車網訊中國零部件企業正在摸索通過加速海外收購完成產業升級的新路徑。 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公司(下稱“海納川”)昨天對外宣布,收購由AAC資本、Parcom資本等四家股東所持的英納法集團(下稱“英納法”)100%股份項目,已正式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完成收購后,英納法將成為海納川的全資子公司。7月底,該項收購將進行國家反壟斷審查,如果順利通過將完成交割。 《第一財經日報》從海納川董事長郭新民處獲悉,整個收購金額約為1.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7.41億元)。通過此項收購,海納川完成了對全球零部件高端市場的布局。 零部件企業并購升級 公開資料顯示,英納法是全球第二大汽車天窗制造公司,包括設計、開發,在荷蘭、美國、斯洛伐克、中國煙臺等全球8個國家和地區建有生產基地以及三個研發中心,共有2100名員工。英納法的客戶包括了寶馬、戴姆勒、大眾、通用、福特、雪鐵龍等跨國公司以及一汽大眾等國內汽車企業。 由于英納法此前由私募基金持有,雖然該企業業績一直不錯,但由于持有期限已到,需要退出,因此,包括海納川、美國麥格納在內的5家零部件公司,去年年底參與了收購競標。最終,海納川成功收購英納法。 “我們看中了英納法的盈利能力,它的市場集中度很高,全球天窗市場前三家企業市場占有率達到78%,英納法排名第二,而且主要給全球60多個車型供貨,每個車型供貨數量很均勻。因此市場很穩定。”海納川財務總監董軍翔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2008年海納川在北京成立,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工業投資公司共同投資組建。作為投資型企業,海納川旗下共有28家企業,其中與國際500強、國際知名零部件企業合作的企業有11家,與國內知名零部件企業合資的企業有9家,其他類型的企業有8家。 海納川總經理劉毅男認為,收購英納法,不單單是產品,而是整個產業鏈,包括研發、制造、采購體系、全球網絡,全套拿來后,海納川由一個本土公司迅速變身為國際化公司,“解決了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關鍵問題。” 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目前正面臨產業向上突圍的瓶頸,在中高端市場上實力很弱,高端零部件90%的市場掌握在中外合資、外資企業手里,高端產品核心技術100%由外資企業掌控,中國自主企業根本參與不進去。 而目前的發展趨勢是,全球大型零部件公司基本上都采取并購的方式買技術、市場、人才。“近3~5年,沒有并購行為的大型企業幾乎沒有。”據劉毅男分析,全球零部件增長的主要方式進入到并購階段。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零部件企業研發能力薄弱,最簡單的辦法是用全球通用的手段解決問題,而收購之后就是怎么把相關企業做好。 郭新民透露,接下來還要進行對行業領先零部件企業的收購。
籌備單獨上市 海納川今年銷售收入目標是110億元人民幣,收購英納法之后,完成這一目標已十分輕松。據悉,今年英納法銷售收入預計可以達到5億歐元。而今年1~4月,海納川的銷售收入已達48億元人民幣。 收購英納法之后,海納川便有了主營業務。據郭新民透露,海納川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結構問題,在業務構成方面的總體定位是投資業務為主的投資公司,而收購英納法之后,主營業務更加突出。 據記者了解,理順產品結構之后,海納川正積極籌備上市融資。 “海納川有英納法50多億元的主營業務收入作支持,盈利水平已符合上市要求,正在啟動上市前的準備工作,加快對優質資源整合。”郭新民表示。 與此同時,北汽集團也正在運作整體上市,而作為北汽集團下屬的零部件企業,海納川已明確不會被裝入北汽股份之中,將單獨上市。 這與上汽集團將華域汽車等零部件企業全部裝入上市公司的模式完全不同。 “‘十二五’期間,北汽集團計劃通過四個單獨上市的股份公司在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分別為已經上市的商用車公司北汽福田(600166.SH)、打包乘用車優質資產和關鍵零部件總成的北汽股份、海納川、鵬龍股份。”郭新民表示,四家公司上市進程互不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