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的地震和海嘯,重創了日本本土電子制造業。此次地震中心附近的仙臺和福島,是日本半導體制造的聚集地,集中在該地區的索尼和東芝等國際巨頭的多家半導體工廠在地震的影響下已經關閉。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電力供應的不足或將進一步影響日本電子制造業的生產,交通設施長期修復過程也將使產品的運輸成為一個問題。 牽一發而動全身,地震對日本電子制造業的重創,對中國安防企業的影響或許很快就會凸現。中國安防制造企業許多核心部件從日本進口,以監控領域的CCD為例,企業使用的攝像機CCD芯片大部分為索尼生產。此次日本地震,CCTV攝像機企業也可能因為芯片供應不足,致使生產成本大增。索尼公司發布的最新信息顯示,公司有多家工廠停產,包括地處宮城縣的多賀城工場、登米工場(光學部件、IC卡)、以及白石半導體公司(半導體激光頭)等地區。 攝像機核心元器件CCD的生產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對中國監控攝像機制造業是否會帶來沖擊?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不但前端設備,在安防監視器制造領域,日本也占據了診-材料的上游。日本地震后,國內擔心液晶面板產業鏈會受到影響,但是目前來看,盡管玻璃基板等上游材料會供應受損,但是由于日本液晶面板只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12%,基數不大,國內監視器制造廠商可選擇的廠家也較多,估計對于全球市場格局不會有大的影響。 在防盜報警領域,生產紅外探測器的一個重要元器件干簧管也是以日本產品為主導,雖然有俄羅斯、英國等國家的產品可供選擇,但國內大多廠家也基本依賴日本進口,其中以OKI(日本沖電氣公司)的產品應用較多。此次地震海嘯中,位于日本東北部地區的半導體工廠受到巨大影響,其中OKI受到影響最大,由于距離震中心較近,OKI宮城半導件廠的擴散爐玻璃管發生了破裂,目前已經停產。 OKI的干簧管在2010年下半年在國內貨源就相對短缺,經此一劫,未來是否會產生更大的影響,現在還難下定論。日本作為全球高端的電子制造基地,在半導體、IC等領域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而這些是安防制造業必須的材料,此次地震將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電子供應鏈帶來一定影響,給國內相關企業帶來成本增加的壓力。 對中國安防制造企業而言,從現在開始就要做好防微杜漸的預防工作——開拓新的供貨渠道,尋找替代產品。更為重要的是,行業衆-會要進一步規范衆-會成員的自律,并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形成有效聯動,杜絕個別掌握資源的企業出現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行為,以免安防行業也出現恐慌性“搶購”現象,切實為安防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保駕護航。 危機之外,我們也看到此次地震帶來的契機。日本一向有“影子帝國”之稱,意思是在日本本土之外的海外資產巨大。經過十幾年的精心耕耘,日本的海外投資規模十分驚人,已經構成了海外的“第二個日本”。早在20世紀末期,日本就開始將部分低端制造業向海外轉移,中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地都成為日本低端制造業的輸出地。而日本會將高端制造業保留在本土,比如芯片和精密光學儀器。此次地震之后,日本對本土國土安全的擔憂將進一步提升,勢必會向海外投資進一步傾斜,部分高端電子制造業也很有可能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轉移,以分擔本土風險。在這樣的形勢下,日本高端電子制造企業同中國本土企業會在技術、戰略合作的模式上將進一步深化,中國安防制造也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