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內,中國的高鐵熱度急轉直下,海外擴張也生變數。巴西交通部陸路交通局(ANTT)高鐵項目執行主管HLIO MAURO FRANAA 4月20日表示,“目前看來,在巴西的第一條TAV高鐵項目中,中國方面將不會成為組團競標的主競標人,而僅僅是作為供應商參與此次項目。” 但就在上月,這位執行主管還未改口:“中國企業是相當有競爭力的。”他當時透露,已經有中國專家團隊進入巴西,爭取在包括原材料在內的各個方面進行可行性研究,為中國高鐵團隊在巴西的本地化運營提供支持。經過了劉志軍時期的跨越式發展,中國高鐵狂飆突進已踩下剎車,“走出去”步伐正在收緊。最近,鐵道部部長盛光祖還表示,鐵路建設規模要適度超前,而不能過度超前。 TAV是首個以投標聯合體的方式對高鐵競標的項目,各個公司必須組成聯合競標體,展示從供應鏈到建造到運營的整體方案,從供應鏈、基礎建設、技術支持和運營等各個環節整體打包。HLIO MAURO FRANAA表示:“我們被告知,中國公司認為巴西高鐵項目對于投資人來說有太多風險,包括建造、需求和盈利能力方面的風險,這是他們不希望作為主競標人參與的原因。”HLIO MAURO FRANAA強調,中國高鐵海外作業仍有風險,“中國公司沒有辦法大量使用原來的中國勞動力,巴西對海外勞工也有限制;同時,各國對于高鐵技術的標準也不一樣,需重新適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