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之下,制造業供應鏈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據美國調查公司 IHS 25日發布的調查數據,由于日本企業受強震影響生產銳減,從日本進口的零件無法按時交貨,預計世界范圍內汽車生產量到3月底減產60萬輛。如果日本企業生產無法盡快恢復正常,地震兩個月后,世界范圍內汽車生產量可能下降30%之多。 外資巨頭均受“震動” 大眾汽車、沃爾沃、通用汽車、福特汽車 、標致雪鐵龍等歐美、亞洲等地汽車制造商目前正在感受著來自“日本制造”停產和減產的“震動”。據日本共同社和《日本經濟新聞 》等媒體報道,美國福特汽車公司 25日已全面停止黑色和紅色乘用車訂貨,原因在于從日本進口涂料出現困難。由于從日立公司進口的電子零件出現障礙,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在歐洲的柴油發動機生產線也受到直接影響,從而導致位于西班牙、法國以及斯洛伐克的部分工廠開工率降至40%至50%。在法國部分工廠,開工率甚至降至75%。 而通用先后關停了位于美國本土路易斯安那州的卡車組裝工廠以及位于西班牙的拉戈薩(Zaragoza)工廠,而位于德國以及韓國的部分工廠都將放慢生產速度。由于日本生產的零部件出現了供應短缺,在歐洲工廠生產的歐寶 Corsa緊湊型車已受到影響。 馬自達汽車公司的管理執行官Yuji Nakamine說,該公司的泰國業務正在等待日本方面有關零部件供應的信息,并且正放慢曼谷附近工廠的生產速度。豐田公司上周三宣布,因日本大地震導致部分汽車零部件供應短缺,被迫暫停北美工廠的部分汽車生產。印度、泰國、韓國甚至德國等在汽車產業全球化過程中參與度較高的國家,都面臨本國汽車工業萎縮的危險。 “全球汽車制造商很難在4月中旬前避免受到影響,地震造成硅片、液晶顯示屏(LCD)、芯片、高強度鋼材和化學品的短缺,進而會影響汽車業。”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HS Automotive高級分析師羅比內特(Michael Robinet)分析道。該機構預測,日本大地震導致的零部件短缺將使全球汽車行業減產約30%。 中國合資車企亦遭重創 在本土化程度較高的中國,汽車企業亦未通躲過這次強震所帶來的困擾。 昨日,標致雪鐵龍中國區一相關負責人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其在華的合資企業正在逐層排查各自的零部件供應鏈,以目前的情況看,日本強震短期內對該公司在華合資車企的影響不大,但接下來怎么樣則很難說。 大眾汽車中國區副總裁楊美虹也坦言:“從第一級零部件供應商開始,然后逐步遞推到第二級、第三級。大眾直接或間接與日本零部件有關聯的企業,受到地震影響的有幾十家?!?br> 在中國,大眾汽車是本土化程度最高的外資企業之一,根據楊美虹所言,其他在華投產的跨國車企受的影響應該不會比大眾小。 汽車市場專家賈新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日本強震為各行業都敲響了警鐘,讓車企在追求全球化的同時,也應保持各地區產業鏈的完善,這樣在遇到像日本強震等緊急的情況時,損失才不至于這么慘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