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歐元區2011年1月的工業生產連續第四個月實現增長,這主要是由于德國企業為滿足大幅增長的出口需求而擴大生產。
2011年3月14日,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經過季節性調整,歐元區17國2011年1月的工業生產較上月增長0.3%,較2010年同期增長6.6%;歐盟27國1月的工業生產環比增長0.6%,同比增長6.8%。
修正后的數據顯示,2010年12月,歐元區的工業生產環比增長0.3%,同比上升8.8%;歐盟的工業生產環比增長0.2%,同比上升8.3%。
月度比較
統計數據顯示,與2010年12月相比,歐元區1月的耐用消費品生產增長2.5%;非耐用消費品生產下降0.4%;中間產品生產增長2.5%;能源生產下降3.1%;包括工廠設備在內的資本貨物生產下降0.3%。
歐盟27國12月的非耐用消費品生產環比下降0.2%;耐用消費品生產增長2.0%;中間產品生產增長2.7%;能源生產下降2.4%;資本貨物生產增長0.6%。
在提供數據的歐盟成員國中,14個國家的工業生產環比出現增長,5個出現下滑。其中,馬耳他1月的工業生產環比增幅最大,為6.0%,其次是愛沙尼亞(4.2%)和捷克(3.5%);葡萄牙的降幅最大,下滑4.2%,其次是芬蘭(-2.8%)和拉脫維亞(-2.4%)。
年度比較
統計數據顯示,與2010年同期相比,歐元區1月的耐用消費品生產增長3.8%;非耐用消費品生產增長0.3%;中間產品生產增長10.1%;能源生產下降1.9%;資本貨物生產增長12.3%。
歐盟27國1月的非耐用消費品生產增長1.3%;耐用消費品生產增長3.4%;中間產品生產增長10.6%;能源生產下降2.1%;資本貨物生產增長13.2%。
在提供數據的歐盟成員國中,除葡萄牙(-1.4%)外,其他國家的工業生產同比均實現增長。其中,愛沙尼亞1月的工業生產的增幅最大,為 28.8%,其次是斯洛伐克(17.1%)和立陶宛(16.0%);增幅最小的依次是意大利(0.6%)、愛爾蘭(1.4%)和馬耳他(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