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自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后,各船廠鮮有新船訂單。但是韓國造船業不斷加大對新技術研發的投入,苦練內功。 根據韓國排名前7的船廠數據顯示,通過加大對技術的研發力量后,2010年專利申請數量急劇攀升,同比增長了64%。這7家船企是: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和海洋、STX造船、韓進重工、現代三湖重工和現代尾浦船廠。 根據韓國知識產權局(KIPO)對2010年國內船廠專利數據的分析,造船業的專利申請在過去10年里的年增長率為31.1%,2010年增幅最明顯,為 2001年50倍。特別是三星重工2010年共申請專利超過1099項,現代和大宇也通過克服困難分別獲得專利844項和665項。韓國三大船廠的專利數量預計2011年仍繼續增長。三巨頭的專利申請將全面展開,進入“1000項專利申請”時代。 同時,據IPC(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的專利趨勢表明,船體和海洋工程及設備在整個專利申請中占的比例最好,而與能源效率相關的船舶推進零部件如螺旋槳或方向舵最近也在不斷增加其比例。 據一位韓國知識產權局的官員稱,考慮到在整個國內產業出口方面,造船業占了11.6%,因此造船界的專利申請并不是最高,2010年也僅是其總量的0.77%。但國內各大船企之間的技術開發競爭愈演愈烈,造船界的專利申請和設計的實用性將穩定增長。 韓國政府在未來10年里將投資3000億韓元研發綠色船舶的核心技術。政府已設立了2011年的船舶融資目標為41000億韓元,同比上升了42%,而船舶產品融資目標為56000億韓元,同比下降了20%。韓國經濟技術部(MKE)將計劃通過長期的投資研究,趕超技術先進發達國家,從而擴大中國與韓國之間造船技術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