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消息(2011年1月4日)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得益于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旺盛的需求,日本國內注塑機行業在2010年強勢復蘇,機器產量有望增加一倍以上,達到約12000臺。
這將使日本國內的注塑機銷量基本與2008年的銷量持平(12600臺),但業內管理者們持保留意見,他們稱,即使需求有所攀升,但銷售額和利潤都未能恢復至2008年底經濟危機前的水平。
日本塑機生產商們稱,他們尚無法確定是否已經完全復蘇,但日本塑料機械協會最新公布的統計數字所顯現出的強勁復蘇勢頭令人有些吃驚,因為在年初時預期的本年度日本國內塑機產量僅約為8500臺。
相比之下,日本塑機制造行業在2009年的機器產量約為5000臺。
業內企業稱,本年度的大部分新需求都來自于對中國工廠的出口,特別是汽車和電子行業。
日精樹脂工業株式會社在回復給美國《塑料新聞》的電子郵件中說:“主要的增長動力來自中國。此外,泰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這些東南亞國家也顯現出強勁的持續增長。”
根據AJPM公布的2010年統計數字來看,今年1月-11月,日本注塑機生產商的機器產量為11073臺,總訂購量為11949臺。
但是,這一數字中只包括日本本土生產的機器數量,不包括海外產量,如今日本生產商更多地到中國等其他地方生產塑機,以滿足當地日益增長的需求并利用較低的成本優勢。
因此,直接把這一數字與往年做比較未免有失偏頗。雖然日本機械行業的海外產量尚未有官方統計數字,但據日精估計,日本企業每年在海外的塑機產量約為2500臺。其中大部分都在中國生產。
日本塑機生產商東洋機械金屬株式會社也贊同說,2010年整個行業的復蘇主要歸功于中國和東亞市場的需求增長,其中包括在中國大規模生產的日本、韓國和其他國家的企業。
東洋機械說,日本塑機供應商看起來已經走出了金融危機的最低谷,但該公司也預計2011年的產量可能將低于2010年。
日精稱,從10月開始行業訂單總數有所衰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中國國慶長假,日本減稅政策到期,以及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尚未公布。此外,日本企業稱他們仍承受著日元升值所帶來的壓力。
不過日精也表示,市場需求基本上保持穩定,AJPM的統計數字顯示10月份的訂單數為857臺,11月為962臺。日精稱,日本塑機制造行業有70%以上的機器用于出口。
日精稱,盡管機器產量顯現強勢復蘇(如果把在華產量也計算在內的話,可能已經接近危機前的水平),但利潤和銷售額仍未有大的起色。
日精說:“我們不是太清楚是否已經完全恢復了元氣,但如果把在華機器產量也考慮在內的話,我們很可能已經回復至萊曼倒閉前的水平。”日精在這里指的是2008年9月宣布破產、進而觸發全球經濟危機的投資銀行萊曼兄弟公司。
日精說道:“但是,我們的銷售額和利潤似乎仍遠遠低于萊曼倒閉前的水平。”
日精說,如果日本企業對供應鏈進行重組,有可能把在華機器年產量提升至5000臺。
盡管預計今年日本本土塑機產量將達12000臺,但這一數字仍低于2007年的15900臺或是2004年的18000臺。
日精還認為,中國制造企業成本的上升對日本塑機生產商來說或許是個好的預兆,這樣就能促使當地的工廠購買更多的自動化設備和成套系統了。
日精預測說,即便塑機銷售額未有起色,但成套系統銷售額將有所增長。
|